浅谈摄影记者“图文并能”的优势.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 伟 浅谈摄影记者“图文并能’’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电视、电影、 电台、网络正充分利用自己生动的形象、声音手段,大量地反映普 通人的世界,贴近生活,赢取观众、读者j这对作为平面媒体的报 纸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在生活节奏快、信息泛滥的时代, 迫使人们的阅读环境和习惯都较从前有较大改变,获取信息的方式 已由细“读”向略“览”过渡。打开一份报纸,首先抓住读者眼球 的是图片、标题,其次才是文章。因此,在日常新闻采访中,摄影 记者必须“图文并能”才能棋高一着,显出自己的优势。 一、摄影记者“图文并能”在采访中将会棋高一着 ’南宁市作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每年都有许多的 国内外政府要员、客商、‘名人来参加各类活动。由于受采访名额限 制,每家媒体往往只能派一名记者参加,这时候如果到场的记者 “能文能武”,会使“双枪”,一人发挥两人甚至更大的作用,就显得 尤为重要。但这种“图文并能”的本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具备,是 要靠在平时的采访中不断磨炼才能达到的境界。 (一)让镜头说话。 作为摄影记者,手中的照相机任何时候都要处于“临战状 态”,随时随地能投入战斗。碰到机会,它就会替你“说话”,抢 到好新闻。 2007年8月24El《南国早报》头版上刊登的一幅《感人瞬间》, 就是记者在驾车路上拿起副驾驶座上的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来的人 性美好瞬间。当时天正下着瓢泼大雨,一辆公交车到站后车上的十 ·253· 口臣童遁至童叵 多名乘客不敢下车,此时相距数十米远的一家汽车配件店铺内冲出 三名手拿雨伞的女士,跑过来把素不相识的乘客接到店内避雨。该 篇稿件也因此获得了《南国早报》当日日奖。 2007年9月11日,摄影记者接到一名抢劫嫌疑人被市民围追 逼上屋顶的报料后火速赶到现场。在现场的三个小时里,记者占领 有利地形,盯着不断变化的每一瞬间,将抢劫嫌疑人欲飞跃屋顶逃 离、攀援墙角、民警围堵等动感镜头一一摄入镜头中。回到报社后 以图文的方式编成一组图片,以《三小时逼下抢劫嫌疑人》为题发 表,得到读者的好评。 作为摄影记者,经验告诉我们在采访现场,要眼观六路、耳听 八方,照相机不离不弃,相信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精彩瞬 间,稍纵即逝。能否猎取到那瞬间,最考验你的反应、观察和应变 能力。抓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瞬间,“一图胜千言”,镜头就会替 你“说话”。 (--)用语言描述。 现实中,新闻事件的发展并不等候记者的到来,有时摄影记者 赶到现场时,事件已发展到了尾声。此时单靠镜头是不能“说话” 了,就要用到笔杆子,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所采访到的新闻事件。 《变更车道仅看后视镜不够,还要回头望一眼》是描述2007年 12月5日发生在南宁市大学路上的一起七车连撞交通事故。摄影记 者接到报料赶赴现场时交警已处理完毕,疏通了现场,场上只剩下 一辆被撞得无法开动的第一辆小货车。通过采访。记者从中发现了 一个不易引起司机注意的细节:变更车道时仅仅依靠后视镜不够, 当随后驶来车辆在左右两侧相距行驶中的车辆只有二三米时,存在 一个盲区,只通过后视镜根本看不到,要回头望一眼才能发现后车。 而此起事故正是这个细节引发的。记者以这个细节作为切入点,用 文字描述形式报道了这起交通事故,并在描述中着重给司机介绍了 在变更车道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事故发生。该篇报道因而得到了 司机朋友的肯定。 ·254· 《为饱口福不要命,冒险爬高捅蜂窝》(《南国早报》2007年12 月8日)一稿,是摄影记者在路上碰到几名民工因嘴馋而冒险爬高 捅马蜂窝,在劝阻无果的情况下,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的报道, 对这种不宜提倡的冒险行为提出了警示,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 二、摄影记者要练好内功。学会使“双枪” 摄影记者在采访中常常会与当地其他媒体记者相遇,如果你能 “双枪”齐使,宜图则拍,宜文则写,何愁搞不到有别于他人的独家 新闻?而这种本事却需要平时的勤“拍”多“练”巧“积累”。 (一)用眼睛“拍摄”,用大脑“存储”。 画家依靠画速写从生活中撷取创作灵感,摄影记者则要依靠自 己的眼睛和大脑来积累生活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灵感和典型形象。在 日常工作中,摄影记者也要善于把眼睛当相机来使,把社会生活里 富有魅力的典型形象、事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