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与晚明著名艺人和戏曲鉴赏家交往考述.pdfVIP

阮大铖与晚明著名艺人和戏曲鉴赏家交往考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阮大铖与晚明著名艺人和戏曲鉴赏家交往考述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胡金望) 【内容提要】阮大铖是晚明一位善写喜剧的著名作家,其极富创作特色的《石巢四种》风靡 大江南北。他深谙曲律、通晓舞台技艺,在蓄养家班不断演出的基础上,与当时著名艺人(彭 天锡等)和戏曲鉴赏家(王思任、张岱等)密切交流合作,研艺赏曲,积极创新,为促进昆 剧的普及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阮大铖;剧坛艺人;戏曲鉴赏家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晚明(指明万历——崇祯七十年间)是古典戏剧最为繁盛的时期。 就声腔论,四人声腔之一的昆腔已上升到独领风骚的地位。就作家论,此时“+火夫去位而 巷处,多好度曲川¨瑚。出现了汤显祖、沈璨、徐复祚、凌漾初、阮大铖、袁于令、吴炳、 范文若、孟称舜、李玉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戏剧家。就作品论,《浣纱记》、《鸣风记》、《玉 茗堂四梦》、《石巢四种》、《粲花斋五种》、《娇红记》、《两楼记》、《清忠谱》等大量题材多样、 风格各异的作品光耀剧坛。可以说,戏剧在当时如同今天的电视和网络一样,是普及最广、 传播最快的文艺品种,成为各个阶层人们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就地域论,以南京、苏州、 杭州、扬州、南昌、安庆为中心(辐射到苏、浙、皖、赣等,“大城乡),是戏曲表演的主要 地区。在如此百花齐放、繁荣昌盛的晚明剧坛上,有一位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做出贡献的重要 人物,他就是集封建政客、诗人、戏曲家于一身的阮人铖。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或称皖鬓,安庆府怀 宁县(今安徽安庆市)人。祖籍桐城(今属枞刚),从祖父起迁居怀宁,出生于一个累1廿簪缨 的科举世家。万历四十四年中进+,正好是而立之年。冈其豪迈潇洒,满腹诗书,抱负不凡, 在当时科场和诗坛上声名藉藉,有“江南第一才子”埋’之誉。后考选给事中,“清流白命, 同乡左光斗在台中,有重望,引为同心”[3J503。天启四年,为争夺吏科都给事中职位,他背 叛东林,暗通魏阉,得逞又畏东林攻己,曾两次辞归故里。崇祯元年起为光禄卿,因政治投 机被弹劾罢官。明年,名收逆案,以七等定罪,论坐徒三年,赎为民。此后终崇祯之世,未 得复官。虽每每谋求起复,终为东林所阻。十七年的匿居生活,是他政治上最狼狈的岁月, 然而却又是他文学上丰收的季节。这期间,他写了咏怀堂诗集十一卷近二千首(远不是全部) 极富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的诗篇。同时还创作了十一种创奇,留存至今的只有《春灯谜》、 《双金榜》、《牟尼合》、《燕子笺》,合称《石巢四种》。 这四种传奇是阮大铖名列逆案后再官南明前即处在人生最低谷时期所写,冈此最易在 自我审视和观察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命运这一人生根本问题。所以在转化为戏曲时,将封建 士子普遍关心的爱情、婚姻、功名以及随时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冤屈等纳入命运构架之中,予 以肆意挥写,在拓展空间、拉长时间、丰富情节、塑造人物等方面显示出独具个性的喜剧创 作特色,体现了对人自身价值和理想的追求,蕴涵着一定的象征意味和哲理思考,为改变当 时“十部传奇九相思”的创作局面作出了努力,使自己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更加曲折有致, 多彩多姿,展示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表现出既有个人感悟又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指归。 明代戏曲,历来有“案头之曲”和“场上之曲”之分,而且曲论家义往往重视“曲” 而忽略“戏”。实际上,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应该以能否演出作为检验其成功与否的标准。 因为“戏剧只活在舞台上。没有舞台,它就象没有灵魂的躯壳”(果戈理语)。阮大铖深得 其中三昧,其戏曲,就文本看,构思精巧、文情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极富美感。就演 出看,由于他善于搭配角色,调剂场面,做到冷热兼济,悲喜照应,义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对此,作者有着十分自觉的创作意识。《春灯谜·自序》云: 余词不敢较玉茗,而差胜之二:玉茗不能度曲,予薄能之.虽按拍不甚匀合,然 凡棘喉碲齿之音,早于填时推敲小当,故易歌演也。昭武地僻,秦青、何戡辈所不往. 余乡为吴首,相去弥近,有裕所陈君者、称优孟耆宿,无论清浊疾徐,宛转高下,能 尽曲致。即歌板外一种频笑欢愁,载于衣褶眉棱者,亦如虎头道子,丝丝描出,胜右 丞自舞郁轮远矣,又一快也。 在阮大铖看来,他虽自谦文词稍逊汤显祖,但却认为有两点超过汤,即一为度曲技巧, 一为吴地伶人的技艺。而这止是其戏曲能够活跃在舞台上的必备条件之一。演出实践表明, 他的戏曲当时确实受到广‘大观众和有识之士的喜爱和赞誉。 在明末,阮大铖以诗人、戏曲家名震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