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掺杂半绝缘6H-SiC的电子顺磁共振与吸收光谱研究.pdfVIP

钒掺杂半绝缘6H-SiC的电子顺磁共振与吸收光谱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钒掺杂半绝缘6H.SiC的电子顺磁共振 和吸收光谱研究 王超,张义门,张玉明,王悦湖,徐大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 摘要:对掺积硅长半绝缘6H.SiC中钒杂质能级的补偿机理进行了研究。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结果 表明,氮是SiC中主要存在的浅施主杂质,掺入的识杂质通过束缚氮施主上的自由电子完成补偿作 用,形成深的钒爱主能级,得到具有半绝缘特性的SiC单晶。通过低温电子顺磁共振和低温吸收光 谱测量,发现在SiC中同时存在钒的中性态m和受主态fvl,证明掺入的钒杂质在SiC中最初以 中性态存在,完成补偿作用后以受主态存在。低温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6H-siC中钗受主能 e_V处. 级位于导带下0.60—o.62 关键词:碳化硅;半绝缘;积掺杂;补偿 1引言 工作在微波频率下的低功耗SiC电子器件需要一个良好的半绝缘SiC单晶衬底【ll。由于具有高的热导 率,以及与GaN较小的晶格失配,半绝缘SiC也成为异质外延ClaN电子器件最好的衬底材料【2】。在生长 SiC时,环境中掺入的氮和硼在SiC中分别作为浅施主和受主杂质存在,因此任何非有意掺杂得到的SiC 均表现出导电特性。由于在高温生长过程中很难抑制氮元素和硼元素的掺入■,因此对SiC而言,很难生 长出高纯度的高阻材料。在siC中掺入杂质钒形成深能级,通过补偿浅的氮施主或硼受主能级,可以得到 常温下具有半绝缘特性的SiC材料㈣。钒在SiC中占据Si位,是两性的深能级杂质,可能存在三种电荷 受主杂质存在,钒掺杂SiC的补偿机理强烈依赖于背景导电类型表现为P型或11型。借助变温霍尔或变温 电阻测量可以计算出杂质激活能【7】,并由此推断钒在SiC中的补偿机理。然而,在高阻SiC表面很难形成 良好的欧姆接触,因此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本文对掺钒生长的半绝缘6H.SiC中杂质钒的补偿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二次离子质谱(Sm俗)对杂质 浓度进行了分析,借助电子顺磁共振四)R)和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吸收光i数FTIR),研究了杂质钒在SiC中存 在的电荷状态,并计算出钒受主能级在6H-SiC禁带中的能级位置。 2实验 实验采用物理气相运输法生长的钒掺杂半绝缘6H-SiC单晶,电阻率为l护Qtin。借助法国CAMECA 公司的IMS-4F型SIMS测试仪对杂质浓度进行分析,以10.5keV的02+为一次离子,束流为luA,扫描 面积为250邮x250¨m,二次离子信号来自扫描面积中心60岫直径的区域内。Ⅱ,R分析在德国Bmk盱 K。借助德国Bruker 公司Ⅸt20阻SRC型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上完成,对样品使用液氮降温,测量温度为77 公司IFS.120HR型傅立叶变化近红外光谱仪(F丁豫)对样品进行了吸收光谱分析,仪器配置为钨灯光源、InSb K。 探测器及CaF分束器。测试过程中样品置于液氦温度条件下的低温保持器中,测量温度为12 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Bd撕OO NationalBasicResearch FI“l缸咂Item:Project鲫卯0fled姆tk ofCIma(No.6037600D,the KcyPl℃移mofⅫnis时0f尉咖a血吼№1061黝 3结果与讨论 对样品中的杂质浓度分布进行SIMS测试.结果如罔1所示。由图可知,在2岫的测试深度范围内, 主要存在三种掺杂杂质:钒,氮和硼,且它们沿纵向分椎非常均匀。由此可以推断,掺入的钒在SiC中分 布均匀,aT阻有教起到深能级杂质的作用。氨和硼作为主要的剩余杂质,掺杂浓度分别为2】‘【0¨cm和 6x10”耐。由于氮杂质浓度大于硼杂质浓度,因此霜受主杂质能级补偿了部分的氮施主杂质能缀,stc 的背景导电类型表现为浅的氮施生杂质起主要作用的re型。钒的浓度为2,7x10”cm’,略低于它在SiC中 的最大溶解度(约为}5×10”cln’”】。由此可以推断,掺入的杂质钒通过补偿剩余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