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三辨论治治法,治疗脑中风摘要
河北涿州下胡良医院崔广深072750
【目的J
探索脑中风病之有效预防、治疗与康复。
[方法]
应用国家级名,中医、石家庄华光肿瘤医院院长、张士舜教授首创之“三辨论治”治法,结合脑中风病之病
因、病机、病理特点,用辨病因、病机论治;辨病理、病位论治:辨证论治之法,即重视整体观念,更重视个
体化治疗,又不忽视有利于愈病的细微环节的综合治疗。
1 辨病因病机论治:探寻病因病机,采取合理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措施,通过寻找意外事件发生的
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能干预的危险因素,以清其源,以正其本。
2辨病理病位论治:根据出血性、缺血性脑中风之病理特点与病变部位,选择各种有利方案,全方位、
多靶点、多兵种,协调用药,攻坚作战,直达病所,以图佳效。
3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脑中风之传统优势,以辨证为纲,既治病人亦治疾病,扶正祛邪,标
本兼治,以愈顽疾,以善其后。
急性期:以辨中脏腑中经络为纲,辨风、火、痰、瘀、虚、实、闭、脱、为目的,再审主次兼挟,此期以
中西医结合疗效最为理想。
恢复期:以辨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证型为要,不忽视其它证型的论治,以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加减施治。
后遗症期:此期虽证型各异,却共性相同——虚甚、瘀重、痰顽、坏血、死血滞于经络。久病必虚,久病
必损下元,久病必损及它脏,久病邪必入络,治以疏通经络为先,益气补肾治本,破瘀除痰治标,辨证的应用
虫药,络药、藤药等治疗,疗效较好。
[结果与结论]脑中风之病机极为复杂,单一治疗难收全效,近年来,笔者经过反复临床实践证明,应用
“三辨论治”治疗,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等综
合治疗,疗效满意。
应用“三辨论治治疗脑中风
、
河北涿州市下胡良医院 崔广深072750
关键词:辨病因病机论治;辨病理病位论治;辨证论治。
“三辨论治”治法是石家庄华光肿瘤医院院长、国家级名中医张士舜教授一辨病理论治、辨病位论治。辨
证论治、治疗癌症的“三辨治癌”法则。她以其丰富的、全新的理论内函与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在1999年
第二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与2000年北京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笔者在张
老师“三辨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把“三辨论治”法,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脑中风之发生,虽然发病急骤’,变化百端,见证颇多,变证多见。但其形成却是较长的渐进过程,深入的
探讨其病因病机,病理病位,以辨证的方法,以张仲景“知肝传脾”、“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以_级、二级:
三级预防措施,以整体观念,以个体化治疗方法,预防、治疗脑中风意义重大。
[辨病因病机论治]
探寻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采取合理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措施,通过寻找意外事件发生
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能干预的危险因素,以清其源,以正其本。
l、人过中年,肾阴亏虚:
人年逾四十,肾阴亏虚,先后两天不足,或患消渴、心悸、忡怔等慢性疾病,或素体阴虚,致水不涵木,
木少滋荣,虚阳偏亢;或劳倦内伤,房劳过度,阴精暗耗,髓海空虚,致阴亏于下,肝阳暴涨,虚风内动引发
·38·
中风。此为叶天士“水不涵木之论”。张景岳言:“人于中年以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经云人年四十阴气自
半,正以阴虚为言也。”阴虚血行涩滞而瘀,瘀血阻于脑络发为脑中风。以地黄饮子、六味地黄、羚羊钩藤汤
加味以防、治之。:
2、阴虚阳亢,心火暴盛:
平素面红肌热,情急性燥,过嗜烟酒,或患头痛眩晕等疾病,或阳盛体质,由于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
水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沸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此为刘河间中风之论也。
肝火旺盛,五志过极,情绪波动致肝阳暴甚,阳化风动,或肝火上炎,血随气逆,气之与血并走于上而致
络破血溢,发为出血性脑中风——风中脏腑危证,此为《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
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之论。以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防、治之。
3、元气不足,气虚血瘀:
年事已高,养生不慎,或患心悸忡怔、消渴、水肿等证或劳损内伤,或气虚体质。气虚则血不得荣,气虚
则统血摄血无权,气虚运血无力,血行滞涩,聚而为瘀,瘀血阻滞脑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