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地理学先驱——张相文——纪念“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一百周年.pdfVIP

中国现代地理学先驱——张相文——纪念“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一百周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地理学先驱——张相文 ——纪念“中国地学会力在天津成立一百周年 翟宜民 1909年9月28日(清·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河北第一蒙养院成立。 这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而且也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术研究机构。成立大会上,推选张相文 为会长,白毓昆为编辑部长。 “中国地学会”成立之前,我国虽有不少地理学家,但漫无组织。张相文把当时的国学大师章 炳麟,地理学家白眉初,地质学家邝荣光,水利学家武同举,历史学家陈垣及教育家张伯苓、蔡元 培等社会名人都团结在地理学会里,组成一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研究队伍,有力推动我国萌芽状态 的现代地理学迅速发展。“中国地学会”成立的第二年,又创办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期刊——《地 学杂志》。该杂志发刊历时28年,直到抗日战争被迫停刊。期间共出版181期,刊载地理学论文 1600余篇。“中国地学会”成立和《地学杂志》出版的最人贡献就在于团结、发展、壮大了地理学 研究的队伍,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了中国地理学从旧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的过渡。 张相文(186卜1933年),字蔚西,别号沌谷,江苏泗阳县入。早年中乡试,后即从事教育 工作。先生有志于地理学,是从甲午战争时期经常阅读地图,了解战局进展开始的。甲午战后,中 国痛割台湾给日本,此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使正处在血气方刚年华的先 生痛心疾首,为教育他的学生及世人睁眼看世界,先生更加刻苦钻研地理学,汇入到爱国知识分子 “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洪流之中。先生除认真阅读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外,还努力学习外文, 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地理学,并把我国传统的地理学和国外新地理学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我 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位重要的先驱人物。先生除在创建“中国地学会”和创刊“地文杂志”方面 作出的卓越贡献外,还在中国地理教育,治学及地理为国家发展服务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 为地理上作者和地理教师学习的楷模。 一、张相文是中国现代地理教学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先生於189卜1903年在上海南洋公学教授地理课,此间编著了中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 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印发总数高达二百万册以上,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地 理教学的发展。 1907——1912年先生出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教务长、校长时仍亲授地理课。期间于1908 年出版《地文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普通自然地理著作。其章节有星界、陆界、水界、气界、生物 界五章。直到今天,我们编写自然地理,基本内容仍不出这五大体系。 19l卜1919年在主持“中国地学会”和《地学杂志》期间,不顾公务之繁重,仍兼职北京 大学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仍然站在地理教学第一线。 二、张相文研究地理,重在深入自然和社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坚持地理学从现象 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先生的地理考察足迹,北越长城内外,南跨岭南岭北,走大河上下,进风沙大漠,神州大地留 下先生无数汗水的印迹。正因为能深入实地考察,尽管在当时地理科研手段低下的条件下,先生对 2 许多地理现象都有科学的解读。如:对沧海桑田变化他说:“山岳之成,由于横压力之挤逼”。对东 北松嫩平原成因,先生解释为“完达山与兴安岭间凹为内海,遗迹显然”。笔者几年前有幸赴大庆 博物馆参观。当看到这样的解说词“大庆地区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基底比较稳定,岩层构造变化 较小,因而对于蕴藏石油说来,是相当理想的。”今年是大庆油田开发50周年喜庆的日子。我们在 缅怀李四光先生在松嫩平原找石油功勋时,我想其功劳还应溯源到张相文先生吧,因为先生早就指 出大庆所在松嫩平原地区是“凹为内海的遗迹”。 三、张相文研究地理能为国计民生献策,使地理学有用武之地 清朝末年到民国期间,淮河已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水患之河。如何治理淮 河。学者热议,一案谓“导淮入江之议”,义案“导淮循故道入海之议,,口生于淮河流域的先生,曾 多次考察淮河,对淮河水系情况了解很深,著有“论导淮不宜全淮入江”和“导淮一夕谈”等论著。 不同意全淮入江和修复淮河故道的观点。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 召。就其淮河下游河道治理j二程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增加洪泽湖的蓄水量;开挖洪泽湖至苏北海 岸的苏北灌溉总渠,平时灌溉兴利,汛期导洪入海:三是疏浚洪泽湖经三河,通向高邮湖至长江的 入江水道,基本上与张相文先生的治淮观点相同,可见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