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整理打印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六书 作者:明?陶华 公元1368-1644年 目录(未编)伤寒琐言序 医之为道,何道也?曰∶君子之道也。苟非存心有恒者,可轻议哉!何则?夫药之性,能生人亦能杀人。盖操之不得其要,则反生为杀矣。惟君子则然,心不苟,故其为业必精。及其临病,必详以审,故能化悲痛为欢忻。小人之性忍以贪,贪则惟利是图,忍则轻忽视人命。逮及临病,则夸以略,不察病之虚实,辄投瞑眩之药,不杀人也几希。吾固为君子之道也。予晚年得子,方逾弱冠,柔软多病,习懒不能自强,必非能受此道者。日夜痛心,惧夫吾殁之后,有病委之庸医,足可以伤生灭性。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多病,不传以济生之道,一旦夭扎,祖宗之祀事绝矣,岂为人父之道哉!某今年七十有七,衰迈殊甚,桑榆之日,岂能久照。日夜用心,以辑成《伤寒明理续编》,论法虽略备,非有师承口诀,不能融会贯通于心。又着《琐言》一卷,文虽鄙俚,然言简意到。其中包括仲景不传之妙,皆世所未尝闻见,剖露肺肝以罄其蕴奥,实升高之梯阶。当宝之如珠玉,潜心玩绎搜索,以尽厥旨。有疑辄问,不可因循,务期日进高远。司马温公曰,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岂非君子之道乎?汝宜服膺此训,敬慎而行之,他日倘能以斯道济人,亦君子也。若存心不古,以吾言为妄谬,反以斯道杀人,负吾之用心,非吾之子也。 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余杭节庵道人陶华书 明理续论序 昔朱肱奉议着《伤寒百问》,书成经进,授医博士。其书付监刊行。道遇豫章名医宋道方因就质之,宋为指驳数十条,肱罔然自失。由是书监不刊,事见《续易简方》。双钟李知先又为《歌括》、《八韵》二书,吾乡先辈例以为活人之书。(按∶《魏志·佗传》云出书一卷,此书可以活人,则活人之名所由始,而仲景《伤寒论》是也。)朱、李二公虽知有仲景之书,不能臻其 奥,未足以充活人之名。正统改元,余游京师,遇临江刘志善先生,授书一卷,指摘《百问》亦数十条。携以南归,呈之松江赵景元先生。奉议之书,固未尽善,而刘公所驳,似为大阙,后人无议为也。且仲景之书,流传既久,鱼鲁实多,微辞奥旨之互见。残简断篇之后,先朱公既未知其文,又不知其证候。然自汉魏以来,高人逸士所着,不传于今者,何可胜数。因出示诸书,曰郭白云《伤寒补亡》、庞安常《卒病论》、韩 和《微旨》、杨仁斋《伤寒类书》、王实《证治》,常器之、杨大授,凡此数种,皆有功于仲景,而东南医流所未见也。景元亦自编一书,曰《伤寒类例》,久未之成,不以示人。庚寅冬,予病,足不出户庭数月,因观成无己《明理论》只五十证,辩究详明。惜其未备,于是乃集所见所闻,比类附例,斟酌而损益之,遂成一书,名曰《明理续论》,姑以自备遗亡,非敢传诸人也。虽朱公《百问》积平生之勤,尚不免后人之纷纭言之,予实何人,仍以数月而有所成。盖赖古人之成训,有以启发之。初学医之士,或有所得焉,当有知予心者。乃记其所由于卷首云。 刻陶节庵《伤寒六书》序 尝闻治身犹治兵。治兵者,必精孙吴之韬略,然后能侦虚实,谙奇正,而施攻守之方,治身者,必洞岐黄之奥旨,然后能察寒热,知标本,而施调剂之法。如舍昔人之着述而谈医,犹舍孙吴之兵法而贾勇也,鲜有济矣。予观昔人之着,惟伤寒最详。但说愈详,而施之者愈溷。经候何以传变,阴阳何以运递,愚者暗于临证,智者逞于创奇。不知张仲景、郭白云诸君尽生平之力,而笔之于书,岂无所见。惟执一说而不究大全,斯妙义当前而莫睹矣。予少好医道,尝叹疾之有伤寒,犹兵之有侵轶也,呼吸存亡,瞬息生死。因博求古今伤寒书,得陶氏节庵六集,如所云明理论、家秘、琐言与杀车槌、一提金、截江网者。凿乎通天地,和阴阳,调血脉,分营卫,即虚邪贼风,防之有法,临证施之,毫发不爽。诚回生之精义,仁寿之妙道也。故梓之以广其传焉。 时万历壬子岁夏月朔日太医院学生李存济题 伤寒琐言卷之一 辩张仲景伤寒论 客有过予而问之曰∶甚矣,伤寒之深奥,桂枝、麻黄二汤之难用也,服之而愈者,才一二;不愈而变重者,尝八九。仲景立法之大贤也,何其方之难凭,有如此哉!今人畏而不用,以参苏饮、和解散等平和之剂而代之,然亦未见其妙也。子盍与我言之。予曰∶吁,难言也,请以经语证之。经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以此言之,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黄二汤,为当时之伤寒设,与过时之温暑者,有何预焉?夫受病之原则同,亦可均谓之伤寒。所发之时既异,治之则不可混也。请略陈之。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者,四时之正气也,以成生长收藏之用。风亦因四时之气,而成温凉寒热也。若气候严寒,风亦凛冽。天道和煦,风亦温暖。冬时坎水用事,天令闭藏,水冰地冻,风与寒相因,而成杀厉之气。人触冒之,腠理郁塞,乃有恶风恶寒之证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