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临床观察.pdfVIP

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临床观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 例临床观察 1 2# 2 1 徐应乐 穆敬平 夏艺航 汤治中 (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公司总医院康复科,湖北 堰442000; 2 湖北医药学院附 属太和医院针灸科, 湖北 堰442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 62 例腰背肌筋膜 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治疗组为激光针刀组,对照组为电针组。结果 治 疗组治愈16例 (占53.3%),显效8 例 (占26.7%),好转3 例 (占10%),无效3 例,总 有效率达到 90.0%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78.1%相比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治愈 9 例 (占 28.1%),显效 12 例 (占37.5%),好转4 例 (占12.5%),无效7 例。结论 激光针刀治 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关键词] 激光针刀;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电针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学称之为肌痹,由寒冷、潮湿、急性和慢性劳损 等原因引起的腰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症候,为临床常见多发的难治疾病,以中老 年居多,尤其是体力劳动与长时间坐位工作的人群。疼痛以弥漫性钝痛为特点,并在腰 背部可以找到最痛点(扳机点),触压该点时,可引起疼痛扩散及加重。针刀医学关于慢性 软组织损伤的理论认为,腰背肌病变点损伤后,引起腰背部软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造成腰背肌群力平衡失调,从而产生上述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症状[1];因治疗不够彻底, 遗留局部粘连,进而形成激痛点。笔者运用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30 例,并与电 针治疗作对照,现报告总结如下。 I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62 例患者均为东风公司总医院康复科和 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病例,门诊患者 39 例、住院患者23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2 组,治疗组30 例,男女人数比例 17:13,年龄18~65 岁、平均41.5 岁,病程最短20 天、最长3.5 年,平均6.3 个月, VAS 疼痛评分7~10 分8 人,4~6 分12 人,1~3 分10 人;对照组32 例,男女人数比 例 1:1,年龄22~64 岁、平均40.6 岁,病程最短29 天、最长3 年,平均8.9 个月, VAS 疼痛评分7~10 分8 人,4~6 分12 人,1~3 分12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 #通讯作者:穆敬平 (1973- ),副主任医师。E-mail:Mzx516@126.com 358 资料总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诊断标准 [2]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本病之主症 为腰痛,疼痛为隐痛,时轻时重,经常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畏寒怕冷 者为肾虚型。兼有风寒湿邪者,腰痛与天气变化有关, 雨天腰痛加剧,重着乏力,喜 温畏冷,贪凉或劳累后加重发作,脉濡细,苔白滑。若瘀血阻滞则痛有定处,夜晚加重, 质红暗,脉涩。 [3] (2)西医诊断标准:本病诊断标准参考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 。(1)可有外伤后治 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2)腰背部 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 天气变化有关, 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3)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 泛,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4)X 线摄片检查无阳性 征。(5)排除糖尿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3] (1)纳入标准:①腰背部 困、沉重、疼痛。②劳损之肌肉发板或有索状痉孪,检查 时前屈尚可,后伸则 沉、疼痛加重。③局部压痛点显 ,常可摸到 1.5-2.0cm 的条 索状硬结,有时压痛可向腿后侧放射。 (2)排除标准:X 线、CT、化验检查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背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俯卧治疗床上。在腰背部找到最痛点(扳机点)或硬性条索处及其所属肌群的腰 背肌起止点,指切定位,用龙胆紫作好标记。局部皮肤常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