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PTCR元件用粉体与sol-gel法制备及性能研究.pdfVIP

片式PTCR元件用粉体与sol-gel法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PTCR热敏元件逐步走向片式化、叠层化。传统固相 法制备粉体的烧结温度过高(≥1320 ℃),不利于PTCR陶瓷坯片与贱金属共烧成瓷; 其次PTCR元件是利用陶瓷的晶界效应,也决定了固相法原料无法达到制备片式元件 的晶界数目要求,故PTCR被称为最难片式化的材料之一。为了克服低烧和细晶两大 难点,本文就纳米PTCR粉体的制备、陶瓷组分和工艺等展开了相关研究。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半导化的纳米BaTiO 陶瓷粉体。在研究日本相关专 3 利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原料及实验条件,将制得的干凝胶在不同的温度下预烧后, 通过XRD分析其晶相组成且计算晶粒尺寸。实验表明:在700 ℃下预烧2 h得到粉体最 小平均粒径为19 nm,与TEM结果基本相符。根据热重分析拟定粉体的预烧温度,并 通过SEM观察陶瓷的微观结构。 在PTCR陶瓷的制备过程中,进行不同含量Y和Mn 的两次掺杂实验,确定施受主 的最佳掺杂量。在陶瓷组分中添加一定量Si和Ca ,分析其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 响。粉体干压成型后,对比不同温度烧结陶瓷的性能,得到最佳烧结温度,并讨论了 烧结温度与预烧温度之间的关系和对瓷体密度的影响。 最后,本文在溶胶-凝胶法制备最佳组分的BaTiO 基陶瓷粉体的基础上,采用“绿 3 色化”成型工艺-水基流延成型制备片式PTCR坯片。对比不同成型工艺并进一步降低 烧结温度,在1240℃下烧结得到晶粒尺寸小于2 µm且均匀的瓷片,其室温电阻率为850 2 -1 Ω.cm,升阻比为2.4 ×10 ,温度系数为7.29 %.℃ 。烧结温度为1220 ℃时,平均晶粒 小于1 µm。 关键词:PTCR; 低烧; 细晶; 溶胶-凝胶法; 水基流延 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PTCR elements gradually turned to a chip and multilayer type.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powder by traditional solid phase synthesis was usually above 1320 ℃, which was harmful for the co-fired of PTCR ceramic green sheets and cheap electrode. Secondly, the grain boundary effect was utilized by the PTCR ceramics, and the number of grain boundary from traditional material was not in demand of chip elements. So PTCR material was difficult for chip type. In order to settle the two difficulties of low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fine grain, the nanopowder fabrication, ceramic component and process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aper. First, semi-conducting BaTiO -based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