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交流之另章一《文字同盟》述论
郑谊慧
台湾淡江大学中文博士生
摘 要
文字同盟由日人桥川时雄主编,创刊于一九二七年三月,终刊于一九三
一年七月,共出版四年三十七期。《文字同盟以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为
目的;蓝探用中、日文监排的方式褊排,是r宇内唯一的日文汉文并载的杂志J。
内容上,则专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图书文物等为主要内容。但在北
京出版史或是近代出版史、报刊史中,都对于《文字同盟》只字未提。但是在近
代文化史、或是文化交流史上,文字同盟无疑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应当给予其
适当的评价。
关键词:文字同盟、橘川睛雄、文化交流
.1—£·:=j
一、日U声
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一向有赖于文字的表现;文化的变动与呈现,也由文字
得以记录。清中叶后,门户大开,各式各样的新事物随着通蔺口陆续传入,稳定
封闭的环境瞬时被打破,不只政治、经济受到影响,连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激烈
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过程皆由文字加予记录,而此一时期新出现的报纸与期刊,
遂成为呈现此一时期社会、文化变动的最佳载体。一八九五年的维新变法、一九
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一九一九年的新文化运动,皆可由报刊得知其过程,以及当
时所反映的各种不同声音。同时,也藉由报刊的出版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性,
以此作为宣传鼓吹的利器,直接间接的促成了各种社会、文化风气的改变。
一九一九年的新文化运动,不只是近代社会文化转变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近
代与现代的交汇点。在出版界中,新文化运动亦具有特别的指标意义。新式标点
符号的采用、编排方式与图书装帧的改变,如同新的文体与新的内容一样,皆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新风气。杂志的出版速度较图书快,内容又较报纸深刻,被视为
是传播新知宣传思想的代表,途一跃成为出版界中的主流,并以极惊人的速度成
长。五四时期总共出现了多少种期刊,至今未有定论。1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
地,据统计,一九一八年时北京的杂志总数为十五种,一九一九年则为四十四种,
在短短一年内便增加了近三十种;而在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二四年间,便出现了二
六八种期刊,可见杂志成长速度之迅猛。2
一九一九年后,杂志成长的速度以一年约一百种的速度持续增加,并未随着
新文化运动的结束而暂缓。这种情况到了三十年代初期更为明显,杂志出版更为
繁荣,时人对于杂志发展的兴盛,有如下的记遗:
中国杂志自鼎革以还,数目激增,种类骤盛,效用亦渐宏大。其势力可以
抗图书,退报纸,风起云涌,蓬蓬勃勃。居然独辟途境,剐开生面,而为
近日文化之生力军,为读物中之矫健者,斯诚出版界之特殊进步也。3
厂抗图书,退报纸J间接证明了杂志在当时出版界的地位,与图书、报纸鼎足而
立,成为当时三大出版物之一。社会对杂志的重视与需求,使得杂志成长的速度
持续增加,并在三十年代中时达到最高峰,甚至还有厂杂志年J的出现。4杂志的
兴盛发达说明了杂志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复杂的面向。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声音与不同的意见,皆藉由杂志得以表达、抒发及宣扬,因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所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只收录一六。余种。胡适则
策纵:新文化运动的推展,《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5月),页152。
z魏玉山:简述五四时期期刊的几个特点,《江苏出版史(民国时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页154.162。。
o邢云林:一年来中国杂志之述评,《图书馆学季刊》第5卷第3,4期合刊(1932年12月),页
401.416。
’胡道静:一九三三年的上海杂志界,《旧上海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8
年),页397—405。
300
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杂志。在传播新知识、鼓吹新文化、宣扬新理念的同时,亦
有强调传统、护守固有文化的主张。而二者之间更间杂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也都
藉由杂志做为发声、表达的管道,形成了此一时期众声喧哗的文化现象。
这种错杂互参的文化面,不只反映在杂志的主题内容上,亦反映在杂志的出
版上。在形式上,有西式的平装,亦有旧式的线装:有大开本,亦有小开本;有
木刻出版,亦有机器Elan。在编排方式上,有新式的标点符号,亦有传统的句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