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海相组沉积相.doc
第二十章 海相组沉积相
§20-1 海洋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
1.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
:-18~+28℃,大洋深处温度不超过2~3℃。1atm,到深达10km的海底,增至1000atm。3.5%,溶解约80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盐类,主要为氯化物pH值7.26~8.40,一般为8左右, 大陆水体(除咸水湖)多为酸性。
pH值直接影响着化学物质的
Eh值 浅处含氧多→Eh值
深处含氧少→Eh值
底流或浊流作用,深海也能造成有氧环境。
2.海洋的水动力状况
└→引起海面水位的垂直升降称为潮位。扩大了波浪对海岸作用的宽度和范围,形成潮间带沉积环境。
└→引起海水的水平移动称为潮流。对海底沉积物的改造、搬运、堆积起着重要作用,尤在近岸浅海区。
海流:由地球重力场或海水温度、盐度分布不均产生密度梯度而引起的海水流动。其搬运作用要比波浪、潮沙大得多,尤其对粘土等细粒沉积物,可数百~数千Km搬运,只因粘土絮凝和有机物质粘结作用,才在近岸陆棚区沉积;否则可全部沉积于深海中。3.海底地形与海水深度
3个地貌单元。
坡度:平均0.1°;
宽度:0~1500km,平均为74km;
20~550m,绝大部分<200m,平均133m。
2×107 km2,占海洋7.5%,是海洋沉积最
大陆坡:是接续陆棚并向大洋倾斜的部分;
坡度:4°~7°,最大>20°;
宽度:20~90km;
200~2450m,平均1270m。
陆隆:陆坡与深海盆地间的平缓过渡区,
坡度:0.01°~0.07°;
宽度:300~400km;
1400~3700m,
陆棚、陆坡、陆隆合称为大陆边缘,是大陆的水下延伸部分,为大陆与深海盆地间的过渡区。
大洋盆地:占全部海洋面积的2/3,4~5km。
1/1000,甚至1/10000。4.海洋沉积环境及海相组划分
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四种环境。
滨岸相又称为海岸相或海滩相:
位于潮上~波基面之间,包括滨岸地区的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相当于滨海相以及浅海相的上部。
浅海陆棚相:位于波基面以下的陆棚区,向陆与滨岸相衔接,向海与半深海相毗邻。
根据海洋沉积物性质,又可将海相组分为:
浑水沉积型: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
清水沉积型,以碳酸盐沉积为主
二、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类型
2.沉积构造 低角度交错层理、滑动及流动构造→海相组发育;
水平层理、粒序层理等→深海盆地发育;
槽状及弧形交错层理、波痕、雨痕、泥裂、盐类假晶→滨岸。
常有生物遗迹或遗迹化石等生物活动形成的构造。
相同环境中的不同生物→对环境有相似的行为反应(如不同底栖生物的钻孔、爬行)→留下相似的遗迹。
如滨岸浅水区——常发育垂直生物潜穴和各种动物的足迹;
浅海陆棚区——常发育水平或倾斜的生物潜穴。
3.自生矿物
在弱碱性(pH=7~8)20~2000m,以30~200m最佳;水温15~20℃的海水中缓慢形成,
海相组特征自生矿物——鲕绿泥石,形成于水温>20°C,水深<60m的热带浅海。30~300m。4.生物化石
耐盐度有限的生物称为狭盐性生物,
典型海相狭盐性生物(海相特有)——红藻、绿藻、放射虫、球石藻、有孔虫、钙质及硅质海绵、珊瑚、腕足类、棘皮类、苔藓类、头足类,以及古杯类、层孔虫、软舌螺、三叶虫、锥石、竹节石、牙形石、笔石等。
耐盐度广泛的生物称为广盐性生物(海相组、非海相组)——瓣鳃类、腹足类、介形虫、硅藻、蓝绿藻等。
生物分布与海水深度有密切关系。
其生活方式→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三类。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如硅藻、球石藻、马尾藻)和浮游动物,它们生活在广海的50~100m深的表层水中,在远离海岸的远海或远洋区数量较多,死亡后在深海区堆积而成化石。
50 ~ 100m深的水体中,死亡后遗体沉降于不同深度的海底,并保存为化石100m的海底最集中;100~200m
1.海岸
控制海岸沉积发育和变化主因——波浪能量。
复杂滨岸,波浪以及潮汐、沿岸流强烈综合→搬运、沉积→ 不同的沉积序列。海风吹程大→波浪波长较大,多40~80m。1/2波长)约在20~40m水深。400m的巨浪,故一般认为200m水深是波基面的理论深度,也是划分环境 波浪的特征
海岸带的不同 影响不相同
深度 波浪对沉积物搬运、沉积
滨外陆棚带:滨外由风等因素引起的波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