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丙烯酸接枝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烯酸接枝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作者:金祥 摘 要:本实验以丙烯酸为改性剂,BPO为引发剂,在105 ℃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通过接枝反应法对环氧树脂进行水性化改性。并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酸量及环氧树脂类型对改性产物的接枝率和环氧值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接枝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引发剂浓度为6 %,反应时间为3h,丙烯酸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1:1,环氧树脂类型是E-20。 环氧树脂 丙烯酸类 红外光谱分析 接枝率 Study on Epoxy Resin Graft Modified by Acrylic Acid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acrylic acid as modifier and BPO as initiator, sett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at 105 ℃,epoxy resin was modified in water-based through grafting reaction.Some factors affecting grafting rate and the epoxy value of the product such as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ime,and the amount of acid were studied.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grafting reaction occur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being 6 %, the reaction time being 3 h, the mass ratio of acrylic acid and epoxy resin being 1:1,and the model of epoxy resin model being E -20 were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Key words:Eposy resin acrylic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Grafting rate 环氧树脂是指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的链段为主链的高分子缩聚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氧树脂在电气绝缘浇铸、防腐蚀涂料、金属粘结等领域首先取得突破性的应用进展,随后,环氧树脂作为合成树脂的一个分支行业即蓬勃发展起来了。 环氧树脂由于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高粘合力、加工应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粘合、浇铸、密封、层压、涂料、浸渍等生产中。?目前,环氧树脂已被广泛用于涂料、浇铸料、纤维增强塑料、胶粘剂、模压剂、注射料、泡沫材料等领域[1]。然而,纯环氧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呈三维网状结构,存在质地硬脆,不够坚韧,耐候性差以及抗冲击性、耐开裂性和耐湿热型较差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它在各领域的应用[2]。为了使环氧树脂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则需要提高它的综合性能,利用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3-4],以达到高性能的要求。环氧树脂的种类很多,在各类环氧树脂中,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产量最大,用途很广,有“通用的环氧树脂”或“标准环氧树脂”之称[5],它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缩聚而成。据统计,双酚A型环氧树脂约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90 %,其次,还有改性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等。 双酚A型环氧树脂(E系列环氧树脂)为国内通用型树脂,由BPA 与ECH(环氧氯丙烷)缩合生成。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不同,生产出来的环氧树脂分子量也不同。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分子量340-700 ,其软化点 50 ℃,常温下为液态;中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800-2200,软化点于50-95 ℃之间,常温下呈固态;高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分子量大于2200,软化点大于100 ℃,常温下为固体[6]。本论文选择了E-12,E-20,E-44进行对比实验。 由于环氧树脂不能溶解或分散在水中使其在各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通过自由基引发丙烯酸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7-8],将亲水基团羧基引入环氧树脂,使其具有水性化,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由于接枝共聚是通过自由基引发的反应,并没有破坏环氧基团,因此保留了大量的环氧基,使其产物拥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本实验旨在探讨出最佳的合成工艺,研制出高性能的接枝改性产物。首先,把环氧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再添加丙烯酸单体和引发剂,加热使环氧树脂分子中的亚甲基-CH2-或-CH-成为活性点,由此引发与丙烯酸单体发生接枝反应,生成含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