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论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研究.pdfVIP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论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论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研究 有关语文教学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冲突性的问题。但从讨论者的旨趣看,就语文 谈语文,或者就语文教学谈语文教学者居多。本文尝试把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研究纳入教学 论的视野,谈些肤浅认识,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改进有所启示。 一 过去的 20 世纪,在人类教育发展中,可能经历了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就是 课程与教学。但我们的语文教学,却仿佛一泓宁静的港湾、一片恬淡的世外桃源,对此并没 有太多敏感。诚然,仅就语文而言,它无时不在经受着严峻审视与选择,但因循着教学经验 的语文教学总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学论视野里,支撑着语文教学的理论是语文教学法,而 我国的语文教学法,作为一种初具体系的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20 年代,但它一经产生就似 乎成了定论,直到 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它还被列为分科教学法 中的分支学科。近十余年,语文教学法迅速地几易其名,如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云云, 但名与实并不相符,语文教学研究,主要还是教学法研究,甚至是语文研究,这即是通常人 们所说的语文教材教法研究。 二 从教学论的视野来看语文教学,迄今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缺憾: 教学观念:重视传承,忽视创新的倾向。鉴于我国的伦理道德乃至哲学乃至政治 经济范畴的典籍与语文之间的不解之缘,语文学科在各门学科中最具渊源流长的优势,正是 这种优势,使语文秉承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传统。这种以“解惑”为终极目标的传统, 从实质上说,已经自然而然地限抑了创新,语文的优势也就转换成了局限性。至近 20 年来, 语文同其他学科一样也不得不负载起“应试”的桎梏,原本有血有肉的人文学科却遭遇到科 学化旗帜下的量化、标准化的评价,语文也就更加弱化了弹性、张力,狭隘了创新思维驰骋 的空间。时下的某些语文教学,其基础知识教学的评价标准,常常让“作者”们都莫名其妙, 作文训练,从内容到形式的一整套“八股”规范也很有“异化”功能,由此,语文以及语文 教学,仿佛只能在创新的边缘化诗意地漫步了。 教学目标:重视知识技能忽视能力素质的倾向。语文教材,素来是名篇佳作荟萃 的教学之本,几经雕琢,精选优择,可谓极臻完善与完美,它当然足以焕发出语文的本然魅 力。然而,有些语文教学却摆不脱传统思维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观的约束,把教学的“素材” (教材)、上课的“文本”(课本)当成教学目的,“教学”就成了把语文知识装进学生 “思 无涯”的目标观,因此是囿于记问之学,不求素质目标的教学——它必然疏离语文之活的源 泉,疏离活生生的自然与社会生活;它是把原本生机蓬勃的如同思想与审美之“树”的语文, 异化成不能生长、不能发展的“木材”了。纵观中小学语文教学,至今盛行背书之风,浏览 某些优秀作文及其评点,常见小孩子的大手笔,只是已不多雕琢好词句,改为雕琢成人思想 而已,不可谓不是旧风依然。 教学方法:重视分析、诠释,忽视综合的倾向。小学语文中有一则选自佛经的寓 言故事,名之谓“盲人摸象”,我们的某些教师上语文课,教学理念就像故事里的盲人一样,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是分析式地诠释语文之“象”。如此教学语文,语文的不可言喻只可体悟的完美就常常被支 解,浑然如天成的自然、社会、艺术美的神韵也常常被蹂躏。诚然,这里的问题不是语文问 题,甚至也不完全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但我们总该弄清楚不同学科是用“三段论”还是 用“形象”说话的问题吧?硬把“形象”造成“三段论”,如何会不扭曲? 有人说,教学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激活学生着迷般的兴趣。当我们看到那些酷爱文 学的甚至是具有卓越文学才华的青少年对语文没兴趣乃至由此对学校教育都失去了兴趣的 怪现象时,能不认为语文教学的确是出了问题吗?那位多次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 近期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的中学生,终于还是坚持休学了,为什么他的语文成绩学期 总评仅得 60分?到底是他不通语文,还是他那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翅膀总飞不出我们成人意 志编织的语文之网? 三 我以为语文教学的问题,关键不

文档评论(0)

已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