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但其病灶区的造影剂灌注稍低于残留组病灶。有学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米非司酮抗早
孕宫腔组织的病理学,提示在残留的底蜕膜或蜕膜组织中发现少量滋养细胞,且可以长期存
活并具有内分泌功能,影响附近蜕膜细胞及血管使之继续生长,进而影响局部子宫内膜的修
复,干扰正常内膜生长[11-12]。
总之,超声造影在诊断宫内残留时能较常规超声更清晰的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以及确
切的血供来源、基底部的大小。是一种诊断药物流产不全的新方法,可为临床选择合理的处
理方式提供更客观可靠的依据。
Y056高频彩超在穿支皮瓣血管的探索研究
陆林国1徐秋华1燕山1董佳生2徐华2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超声科200011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入民医院整形科200011
目的:应用超声探查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
血管,探讨高频彩超在穿支血管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43例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行穿支血管探查,其中腹壁下动脉穿支皮
瓣36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5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2例。重点为探查各穿支血管穿出肌
肉进入脂肪层的精确位置,并在该处作标记。
结果:穿支血管管径极细,平均约0.7mm;变异较大,肌肉穿出点极不恒定。43例穿支皮
瓣血管均能显示,并较为精确地定位。
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股前外侧穿支皮
瓣穿支血管,是目前唯一精确有效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超声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胸背动脉穿支旋股外侧动脉穿支
穿支皮瓣对于传统肌皮瓣而言具有显著的优点和优势,是近年来国内外在皮瓣移植领域
的最新进展,在修复重建外科中代表最重要的进步n11。本文运用高频彩超对腹壁下动脉、
胸背动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血管进行探查,用以发现和准确定位该血管,将超声研究推进
应用到管径lmm微细穿支血管的全新领域中,为术前及术中提供参考依据,并探讨超声在
穿支血管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2002年8月到2008年7月,在我院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行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
共计43例。其中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患者36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7--49
岁,平均38岁;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瘢痕挛缩缺损3例、修复口腔颌面部癌肿
术后组织缺损2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岁:行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癌肿术后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岁。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超声仪器为美国GE公司的Logic700,探头频率为10~13MHz,彩色多普勒频率
为7.5MHz,速度标尺通常为2cm/s,CDFI调节到最为敏感且不产生噪音。
434
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的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先在下腹部探及一侧
腹壁下动脉主干,探头沿动脉主干逐渐由脚侧向头侧探杏,在检查过程中会不断发现腹壁下
动脉发出多条分支,着重观察其从腹直肌(或腹罐肌群间)穿出并走行于皮下脂肪层内的细
小血管(包括伴行静脉)。超声检查的重点为探查该血管穿出肌肉进入腹壁脂肪层的精确位
置,然后在该肌肉穿出点的体表投影处作标记。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另一侧腹壁下动脉主干及
其穿支,亦作标记。
胸背动脉穿支血管的检查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手臂上抬内收,充分暴露术区一侧胸背
部;在背阔肌前缘深面探及胸背动脉主干,探头沿动脉主干逐渐由头侧向脚侧探查,观察胸
背动脉的穿支情况,注重其肌肉穿出点,并作体表标记。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的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术区一侧大腿;在大腿前
外侧区域,特别是于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连线中点附近的大腿前外侧附近重点扫查,观察穿
支的肌肉穿出点,并作体表标记。
最后,对各标记穿支血管作超声学各项指标的测量和记录,包括观察其管径、走行、血
流情况等,筛选出其中管径粗、位置合适、血流信号充盈佳的穿支血管设计为皮瓣采用血管。
2.结 果
2.1 36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均能显示,其中25例显示较为粗大的穿支血管,
并能追踪其与腹壁下动脉主干的关系以及穿行腹直肌的情况:7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