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汝纶教育思想的转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吴汝纶教育思想的转变.pdf

论 吴 汝 纶 教 育 思 想 的 转 变 王珞霞 李宗菊 王志慧 河北传媒学院外语系 【摘 要 】吴汝纶是清代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大师 、教育家 ,是由封建知识分子逐步觉 醒而进步转化为近代知识分子的 ,本文 主要分析了其转变过程 ,并对其教育思想特征 简单 评价 。 【关键词 】吴汝纶 ;教育思想 ; 中学 ;西学 吴汝纶 (1840— 1903)乃 晚清桐城派古文大师 、近代教育家 。但他颇受争议 : “卅年 前 ,先生即 以新学诏天下,学者蔽所未见 , ……讫今日新说大行 ,后进小生则又以先生保 守文学为迂谬 。” [4](P 1151)严复则评 :“旧学淹贯而不鄙夷新知者 ”惟吴汝纶一人而已 。评 价不一 ,笔者据文献资料做出分析 : 一 、传统教育 ,植根中学 1840 年 吴汝纶生于 安徽桐城 ,鸦片战争 导致 当时 中国系列的动荡与危机 。魏源 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 ”求自强 ,然此说难开风气 ,桐城更是闭塞 。 吴汝纶父亲以经术选 为贡生 ,后因德行 举贤良方 正 ,在家开馆授业并 寄希望于子嗣 。 因此吴汝纶奠定了深厚的中学功底 ,并 自幼矢志于科举 。另外 ,其家乡桐城多古文大师 , 吴汝 纶自幼读姚氏之书 ,并成就了他的文名 ,一生对古文情有独钟 。 虽是近代 ,但桐城闭塞 ,桐城人以 “穷不丢书 ”为家训 ,浓厚的学术氛围 与 传统家庭 教育铸就其 中学素养 。吴汝纶本人 也 从正统教育中受益 ,科举 每考必中 ,1865 年会试中进 士 ,授官内阁中书 , 同年进入曾国藩府做幕僚 。 二 、洋务运动 ,接触西学 1865 年入曾府乃吴汝纶 人生价值取向 的转变 ,作为 曾府 以及后来 李鸿章府的 幕僚 , 吴汝纶必然要了解 “洋务 ” 。 故 吴汝纶开始接触西学 并倍受影响 ,他开始 广结外国友人 与 西学大师 ,广览报刊与西 学著作 ,对西学的态度 由鄙视转为尝试了解。 1870 年的 《送曾袭侯入觐序 》是吴汝纶思想转变的标志 ,他 第一次集中论述了西学 。 吴汝纶虽然已经认识到 “制度因革 ,不必悉于经典 ,至若格于 时势 ,虽法出于古圣 ,必须 变通 ” ,[1] (P20 ) 并嘲笑封建士大夫 “以为中国至尊,外国至卑 ,彼安有善哉 !”。[1] (P25 ) 但他认为西学 “为学无所谓道也 ,器数名物而已 。其为治无所谓德厚也 ,富强而已 。 ”[1] (P25 ) 表明他还没有涉猎西方政治学 、经史等 ,对西学的认识仅停留在 “西艺 ”层面 ,这和 洋务派关注的重点是近代化工程设施和外交有关 。 另外 ,此时吴汝纶仍有妄自尊大的封建思想 。 比如他 反对曾国藩等 “借外国开挖之器 兴中国永远之利 ”,认为 “一准开挖 ,则利权归彼 ,我复所何利耶 ”。[4] (P369 ) 另外 ,吴汝 纶还 反对谴使外国 ,认为西学 “即往来文牍已可略知 ,不必身历其地也 ,若果遣使 ,难得 其人 ,甚或辱命辱国 ,为害多矣 ”。[4] (P369 ) 这表明 ,吴汝纶已经开始睁眼看世界 ,但是尚 未发展到 “师夷 ” 的地步 ,只是站在通向西学的门槛上 。 三 、维新运动 ,深入西学 甲午战争惨败使吴汝纶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并真正接纳西学 。他 意识到中国 “尽愚士 、愚卿大夫 ”,并 纠正了旧学可以独善其身的说法 : “吾国周孔遗业几成绝响 , 一二腐朽书生龂龂抱残守缺 ,于身世何所裨益 。 ” [3] (P153 ) 遂 更 广览西学 ,并公开赞扬西 学深邃微窈 。 对 《天演论 》一书的态度 可以作为他倾倒于西学 、倾向维新的标志 。他以为此书 “虽 刘备得荆州不足为喻 ,必经手录副本 ,秘之枕中 ”, [3] (P144 ) 1897 年为 《天演论 》作序 , 预 言赫胥黎的理论会产生 “初凿鸿蒙 ” 的作用 ,成为振兴中国的思想武器 。吴汝纶还 删繁 就简印行了 《吴京卿节本天演论 》在知识分子中宣传维新思想 。 伴随 对中学的批判和 对西学认识的深化 ,吴汝纶开始积极地提倡新式教育 。他认为外 国教育专以 “富智为事 ”, “兵战 ”、 “商战 ”非 强国御辱的根本大计 ,救时之法 “必以 讲求西学为第一要

文档评论(0)

gacz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