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宋词中的新亭泪.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南宋词中的新亭泪.pdf

文 学 新 论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2O14—10 论南宋词中的 “新亭。亍。泪,目’’ 吴 变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新亭对泣”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典故,而这一典故在南宋词中屡被提及,本论文将从时代背景和词人的主体情怀等 方面来论析 “新亭对泣”何以在南宋词中频繁 出现。 关键词 :南宋词 ;新亭泪;辛派词人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9—0008—0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学 自觉的时代,这样一个 “充满动 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 荡、混乱、灾难、血污的时代”①,除了 “留下 广‘陵散于今绝矣 ’ 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 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硒溪 华‘亭鹤唳不可复闻’这种痛苦悲哀的传闻故事”②外,还出现了 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 “新亭对泣”和 “闻鸡起舞”等典故。其中 “新亭对泣”的典故体现 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了士大夫志在收复中原而不可得的无奈、苦闷;而 “闻鸡起舞”的 (文及翁 《贺新郎 ·西湖》⑩) 典故更是展现了中华儿女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新 凄凄惨惨 ,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 亭对泣”的典故记载如下: 唱庭花,余音蜜蜜。伤心千古,泪痕如洗。乌衣巷 口青芜路,认依 过江诸人 ,每至美 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 稀、王谢旧邻里。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瑟白杨风起。 因 日:“风景不殊,正 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 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清 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 《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③ 间、今古真儿戏。东风岁岁还来,吹人钟山,几重苍。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 “渡江士人的一种惘然凄怆的 (汪元量 《莺啼序 ·重过金陵》⑩第三、四片) 心绪”④,而同样地心绪也出现于与东晋命运相似的南宋 ,这正 辛弃疾的 水《龙吟 ·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是一首寿词 ,而 如普列汉诺夫所说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 寿词写好是不容易的。《词源》(卷下)就说过 “难莫难于寿词 ,尽 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⑤,“新亭对泣”的典故 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辛弃疾 在南宋词中不断地被抒写,词篇如下: 的寿词可谓别出心裁,词人在寿词中流露的是 “整顿乾坤”的壮 渡江天马南来 ,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 志,这位用笔写出 “马革裹尸当自誓,娥眉伐性休重说”⑩(《满江 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 ,功名本是,真 红》)的词人以恢复中原作为 自己一生的使命,辛弃疾的这首寿 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坠地, 词正如沈松勤先生在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中所言 “将寿词 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 整 中通常出现的个体的生命和意识,升华为落地为人就是为了完 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成收复中原这个伟大事业的崇高境界。因此,该词在文化层次上 (辛弃疾 水《龙吟 ·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⑥) 的高低之分、雅俗之别,是不言而喻的”⑩。词中上片作者使用了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 “新亭对泣”的典故,并对西晋王衍等人清谈误国

文档评论(0)

我才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