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章回小说分回标目,穿插诗词、骈句,在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以“且听下回分解”来制造悬念的表现技法。用章回小说回目的对偶句式作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在分析总结中用诗词骈句,能引导、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巧用“且听下回分解”制造悬念,能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章回小说的表现技法,教师要把握好度,不是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都适用这种方法。
关键词:章回 技法 教学 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如何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的目标?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对联知识及对联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对联知识及对联教学,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课程目标的实现。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它是根据我国方块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运用了古代诗赋中的对偶、押韵、平仄及各种修辞等手段,又采用民间桃符的形式、传统书法的造型艺术等形成的独特文化品种,它是汉语独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粹。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广泛灵活的,也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自始至终皆可运用对联。
一、在导语中运用对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联作导题形式,是多方面的,可导出时代背景,可导出作者,可导出内容主题,可导出文体,可导出写作特点。由于对联有文学性、艺术性的特点,它形象生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求知欲,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符合“乐学原则”和“启发性”教学原则。如教学《秋水》时,我用“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导入,此联包含诸多内容,引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在讲读课中运用对联。可以概括课文内容、人物性格
如教完《守财奴》后可用对联总结葛朗台的个性:“金子乃命根,守财奴成金迷;人生是交易,老父亲无人情”;概括故事情节如《项链》中路瓦栽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丢项链——乐极生悲。赔项链一自讨苦吃;假项链——无可奈何”。真可谓“一夜风头项链即锁链;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可概括主题如《游褒禅山记》“非常之观在于远处险峰;博达之学在于深思慎取”。
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可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炼字炼词的能力
对联体现了写作中的构思、主题、材料、结构、表达、章法、笔法等,前人学诗作文也是先从“对课”开始。就拿表达来说,对联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可说明。如苏小妹和秦观的“双手推开窗前月,一石击破水中天”是记述(也含描写)。“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是议论。“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是抒情。又拿作文的“构思”来说,对联的巧妙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如:“水凉酒,一点二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用嵌数构思巧妙;“东岳庙死个和尚;西竺国添一如来”,用“抑扬法”曲折生姿,皆值得中学生模仿。 现在学生写诗作文往往浅、露、直,少委婉含蓄,因此可以通过学习对联创作中的通感、意境、意象、象征、移情、拈连等等手法。来提高写诗作文和欣赏诗文的能力。本来律诗、词曲的许多句子也是对联句式,像律诗中的颈联和颔联皆成两副对联。如杜甫《登高》中间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是很工整的对联。
四、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寓美育于教学之中,是现代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利用对联进行语文教学,有美感作用,符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许多对句,其实就是优美的对联,读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果老师分析得好,学生会因之而陶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讲这种对联,学生可以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从而去体现美、创造美。
对联的引用或拟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有娱乐作用。对联古来即是文人墨客争智斗巧的文字游戏,作茶余饭后增添雅兴之用。趣联巧对及对联故事有计划地与课文配合介绍,可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增加知识之用。如有人把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联成对联,读来其乐无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五、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课件.ppt VIP
-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课件.pptx VIP
- 前交叉韧带损伤学习课件.pptx VIP
- GeForce GTX 1070Ti显卡电路图纸参考 PG411 Rev A00.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一汽-奔腾B50-产品使用说明书-奔腾B50 2014款1.6MT伙伴-CA7165MT4-B50伙伴用户手册.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压轴题突破专项(苏科版)06平行四边形(五大题型,45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ppt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