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蔡治平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lo年7月至
倾斜角及跟骨宽度恢复正常。结论:跟骨骨折造成了跟骨与周围关节解剖关系紊乱,应行手术治
疗,恢复其正常的解剖关系,恢复足的功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
方法。
【关键词】跟骨骨折;固定;切开复位;
倾斜角,距下关节解剖学关系及跟骨高度宽度恢复正常。,稳定的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才能
满意。
1临床资料
Ⅱ型15足,Ⅲ型8足,。合并四肢骨折3例,2l例为高处坠落伤。
1.2手术方法伤后12h以内行手术治疗,如果局部存在较严重的水肿或张力性水疱,手术时
间延迟至伤后7~12d。采用硬外麻醉,止血带作用下,选择跟骨外侧“L”型切口,直接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到跟骨,显露并保护腓肠外侧皮神经。切断跟腓韧带、距跟外侧韧带和腓骨肌下支持带,
用电刀紧贴跟骨外侧壁由下向上切剥,将软组织向上分离至距下关节,充分显露跟骨外侧壁、距下
关节及跟骰关节。用3枚克氏针分别钻人外踝、骰骨及距骨颈内,牵开软组织皮瓣,显露跟骨体外
侧及上牵拉足及跟骨前部,使跟骨的受距下关节面。直视下全面了解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后,
进行撬拨复位,自前下方插人一小骨膜剥离,即可见关节面被向上顶起。整复向前下倾斜、旋转
的跟骨后关节,并使跟骨后关节面与距骨后关节面恢复平行,恢复Bohhler角,进一步整复跟骨中、
前关节面。对跟骨侧面进行锤击挤压,纠正跟骨变宽畸形。对跟骨塌陷严重、关节面被外侧皮质
骨壳所覆盖者,将外侧皮质向远端翻转,并在跟骨结节处夹一点状复位钳向远侧对抗牵引,显露嵌
入跟骨内的距下关节面,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跟骨的长度、高度及宽度。关节复位后,视关节面下骨
质缺损的大小,当骨缺损大于2cm3,采用自体髂骨植入跟骨体内空隙处。复位满意后,根据骨折类
型、粉碎程度及距下关节损伤情况,选择并修剪合适的跟骨异型钢板,固定跟骨三固定关键点:载
.177—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
距突,跟骨前部,跟骨结节,内外侧壁及后关节面骨折块,全层垂直褥式缝合皮肤。术后常规皮
瓣下置负压引流管引流。
1.3术后处理术后足踝中立位石膏外固定,常规应用抗生素7一lod,脚抬高放置3d。术后
48.72
h拨引流管,开始脚趾被动活动。术后2周拆线4周后去石膏行踝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
开始逐渐负重。术后3个月拍片复查,若骨折线愈合,可负重行走。
2结果
8足;良(行走基本正常,可有轻
评价术后功能:优(无疼痛及行走正常恢复原来工作为90~100分)l
微的行走疼,但恢复原来工作为75~89分)2足;可(跟骨畸形复杂,足底有骨赘和足垫且损伤严重,
有较明显行走疼及轻微跛行,体力劳动者需改变工种为50—74分)3足,优良率为86.9%。所有患
者术后足外形恢复良好,穿鞋正常,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术后约8周部分负重行走,12.1一15.7周完
骨宽度和距骨倾斜角恢复正常。
3讨论
3.1跟骨解剖结构的特点跟骨是不规则的六面体短骨,与距骨形成前、中、后关节,与骰骨
形成一个关节。跟骨内密度不一,骨小梁排列特殊,后关节面上骨皮质负重量接近胫骨骨皮质,跟
骨前、中部骨小梁相对稀疏,是血管进入髓腔的部分。跟骨处于自然外翻位,距骨外侧突骑跨于跟
骨的Gis—sane角上。跟骨的负重点位于下肢力线外侧,当轴向应力通过距骨作用于跟骨后关节面
时,形成由后关节面指向内侧壁的剪切力,造成位于Gissane夹角附近的骨折。跟骨上面有三个关
节面,且以中、后关节面为主要承重关节面。跟骨后方有人体最强大的跟腱向上牵拉,小腿伸肌、
胫后肌、腓骨长短力呈“桥拱”承重模式。由于跟骨损伤绝大多数为高处坠落伤,暴力沿着胫骨、
距骨向下传导,“拱桥”中央部分受到向下暴力冲击,造成了跟骨骨折中,后、中关节面均有不同
与距骨一起陷入体部至底侧,使跟骨呈“反张”状态。薄弱的外侧壁均碎裂、褶皱,向外膨出,使
跟骨增宽,把腓骨长、短肌腱卡于外踝之间。
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