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教学课件 作者 吴澎赵丽芹 主编 5 第二章我国食品法律2.pptVIP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教学课件 作者 吴澎赵丽芹 主编 5 第二章我国食品法律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尚辅网 尚辅网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于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自2000年9月1日起实施。 案例分析 11月19日消费者秦先生在某超市购买了家用燃气热水器一台,因超市安装人员未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11月26日晚秦先生的妻子和女儿在洗澡时双双煤气中毒,7岁女儿死亡,其妻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留下严重后遗症。 长沙市工商局接到秦先生的申诉后,经过三个多月细致调查和耐心协调,依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责成超市一次性赔偿消费者31.3万元。 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的对象: 第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 第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 二、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一)产品质量法的主体适用范围  1、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2、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  3、集体消费主体。 4、消费者。 5、受害者。 6、产品责任主体。 案例分析 消费者张小姐向市消委会投诉,反映其两年来一直在某美容院消费,使用的是美容院提供的护肤美容品。最近看到电视里播放美容护肤品含汞量超标问题,就将其使用了2年多的护肤品送有关部门检测,经检测该护肤品含汞量竟超标1000多倍。 该美容院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行业标准的产品,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49条规定。 (二)产品质量法的客体适用  1、产品的含义。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 下列物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1)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物品,如煤、油、水等;(2)农副产品;(3)建筑工程;(4)专门用军事物品;(5)人体的器官及其组织体。 2、产品质量的含义与分类 产品质量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 根据“需要”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否满足用户、消费者的要求,以及符合、满足的程度,产品质量可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大类。 其中:合格又分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符合部级质量标准、符合行业质量标准和符合企业自订质量标准四类。 不合格产品包括:(1)瑕疵。 (2)缺陷。 (3)劣质。 (4)假冒。 (1)瑕疵。瑕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用户、消费者所需的某些要求,但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产品瑕疵可分为表面瑕疵和隐蔽瑕疵两种。 (2)缺陷。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包括设计上的缺陷、制造上的缺陷和未预先通知的缺陷。 (3)劣质。劣质是指其标明的成份的含量与法律规定的标准不符,或已超过有效使用期限的产品。 (4)假冒。假冒是指该产品根本未含法律规定的标准的内容,以及非法生产、已经变质的而根本不能作为某产品使用的产品。 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二)标准化管理制度 (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四)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五)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六)奖惩制度 案例分析 东阳市消费者杜某向东阳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称:6月29日,他从东阳市某购物中心购得某品牌果汁饮料一瓶。7月1日打开饮料饮用,因量多未能一次喝完,把瓶盖拧紧后待再次饮用,但未放入冰箱冷藏。因7月份气温高,该饮料又含牛奶成分,饮料发酵产生气体。7月2日12时,第二次取出该瓶饮料拧瓶盖时,突然发出“嘭”的一声闷响,他顿时感到右眼灼痛。原来,饮料瓶内的一股气体冲击瓶盖,瓶盖又冲击到他的眼镜,右眼镜片震碎,划伤他的右眼。经医生临床诊断,右眼球破裂,共花医药费16079元。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厂家除在看望杜某时已垫付3000元医药费外,另外一次性补助杜某人民币13万元。此外,厂家把该产品提示改为“开盖后需冷藏,请当天内饮用”,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作为的义务 1、 产品应该符合内在质量的要求。 2、 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要求。 3、 特殊产品的包装必须符合要求。 (二)不作为的义务 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得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生产产品,不得掺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案例分析 消费者潘露在个体副食品商店购买一包“蛋黄派”,吃后一小时,消费者身体感觉不适,腹部疼痛、腹泻,经医院诊断属于食物不洁造成,消费者当即向工商12315申诉。工商所接到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