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电针镇痛模型的建立及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pdfVIP

小鼠电针镇痛模型的建立及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鼠电针镇痛模型的建立及 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 黄诚万有王韵韩济生 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小鼠的电针镇痛特性,并应用受体拮抗剂和脑室抗体微量注射等药 理学方法对小鼠电针镇痛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如下:①DBA/2小鼠的2Hz及100Hz电针镇编效果 优于C57BL/6J,BALB/c,ICR,LACA和NIH品系小鼠;②当电针的强度在O.5到2.OmA时,针刺 镇痛效果随针刺强度的增加而增强,但是当强度达到2.0mA到3.OmA时,针刺效果并不进一步 随之增强;⑦纳络酮1.Omg.kg。1可以阻断2Hz(2.OmA)EA的镇痛作用,但需要达到25.0mg·k91 才能阻断100Hz同强度电针的镇痛作用;④脑室注射“选择性受体拮抗剂CTOP可剂量依赖地(50, and50.0 脑室注射痛稳素(0.5,5.O ng)不影响基础热潜伏期,但是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加强电针 的镇痛效果,在5.Ong时加强电针镇痛效果最强.痛稳素(5.0ng)能够部分翻转对电针的慢性耐 受。以上结果提示:①小鼠电针镇痛存在品系(遗传背景)差异;②小鼠的2Hz电针镇痛是由u 阿片受体介导;③在脑水平,小鼠的2Hz电针镇痛可能通过释放内吗啡肽一l和内吗啡肽一2来实现 的;④脑中的痛稳素在电针镇痛中和电针耐受中可能起作用. 关键词:电针、镇痛、阿片肽、电针耐受 前言 在东方国家针刺的应用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30多年前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开始研究针刺原理, 而且针刺在西医中也得到应用。在过去,大多数针刺研究还是在大鼠上进行,虽然早在20世纪 70年代,已开始在小鼠上研究电针镇痛,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少,在这些文章中,大多数针刺 研究是用远交系小鼠(昆明)而不是近交系小鼠,而且多数实验与疼痛或镇痛无关,没有系统地 对电针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很多近交系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的出现,现在人们越来越对疼痛 研究感兴趣。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针效明确,操作方便的小鼠电针镇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小鼠电针镇痛的可能机制。本实验目的:(1)在6中不同品系小鼠上探讨小鼠品系,电刺激 的频率和强度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2)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选择性拮抗剂CTOP探讨 小鼠电针镇痛的阿片机制;(3)采用抗体微量注射法研究新发现的内吗啡肽是否参与小鼠电针镇 痛?(4)研究与孤啡肽来自同一前体而功能相反的生物活性肽痛稳素对小鼠电针镇痛及电针耐受 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6种小鼠品系,体重 1.实验动物.选择健康的DBA/2、BALB/c、C57、ICR、LACA、NIH .256- 4种品系由北大动物部提供,NIH 在20.259之间,雌雄各半。其中C57、BALB、ICR、LACA 品系由解放军总医院动物所提供,DBA/2品系由医学科学院动物繁殖所提供。 2.仪器和药品。LH800型HANS电刺激仪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产,盐酸吗啡为沈阳制药 厂产品,盐酸纳络酮、选择性u阿片受体拮抗剂CTOP和痛稳素均为Sigma公司产品,EM!抗体 (219.3)和EM2抗体(217.3)为Phoenix 无菌生理盐水中,皮下注射容积为每109体重0.1ml。CTOP和痛稳素均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以 以5I.tl/mouse注射容积量作i.e.v.注射。 3.测痛方法。室温保持在(22±1)℃,将小鼠置于特制塑料圆筒内,尾部和四肢暴露在筒 外,待动物稳定30min后,以辐射热甩尾法测痛,采用8.75mm放映灯泡(灯泡电压为By,可调节), 用一特制灯罩使其发出直径为2mm的光束照在距尾端部约2-3cm处的皮肤上,调节光源电压使甩 尾潜伏期在3.5—5.5s之间,两次测甩尾潜伏期的间隔为5min,共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基础痫阈。 电针后测得值与基础值比较,以变化率表示,即:(电针后的痛阈一基础痛阈)/基础痛阈x100%,痛 阈超过lO秒者停止照射,避免损伤皮肤。 4.电针.取两侧的“足三里(St36,胫’哥前结节外侧2mm)、三阴交(Sp6,胫骨后、内踝 测痛一次,共电针30min,取电针30min的3次测量值的平均变化率作为平均针效。停电针后, 每10rain测痛一次,共测3次作为电针后效应。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