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生物技術、食品與未來
黃顯宗 91.5.7.
甚麼是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改造食品的生產與銷售
基因改造食品的利益與風險
基因改造食品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評估
基因轉殖(Gene Modified Organism, GMO,或稱為基因改造生物),就是經由基因改造過的農作物(GM Foods)。將甲生物某個基因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轉移殖入到乙生物,如此乙生物便成為GMO,它獲得了甲生物基因的遺傳特性GMO包括動物、植物及微生物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所組成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及歐聯法規對GMO之定義基因遺傳物質被改變的生物,其基因改變的方式係透過基因技術,而不是以自然增殖及/或自然重組的方式產生。基因改造食品是以現代基因工程技術從GMO製造出的食品,它在市面上呈現的方式有以下三大類:
(一)食品本身含有新基因,如含抗除草劑農藥基因的大豆。(二)加工食品成分含有新基因,如基因改造大豆作出的豆腐。(三)純化精製的食品如大豆油,其原料雖為基因改造大豆,純化精製後卻不含有新基因。1970年代末期,東亞地區的稻米都遭受一種名為「草狀矮化病毒」的威脅,如果無法控制它的蔓延,東亞地區的食物將面臨重大的危機,因此科學家四處搜尋全球基因銀行裡的47000種基因。最後,他們在印度山谷找到一種足以阻止這種病原的野生種,在三枝稻米中取得抗病基因,挽救1970年代的稻米生產危機。1977年,美國 加州酪梨也發生了枯萎病,科學家束手無策,只好重回它的原產地厄瓜多爾尋找可以抵抗枯萎病的基因,同樣地,他們在一處原始的森林裡發現12顆酪梨的親緣種,由此找到抗病基因,因而解救了加州的酪梨產業。Washington University (美國Missouri)、Rijksuniversiteit (比利時)、Monsanto Company (美國Missouri)、和University of Wisconsin。
作為商業用途,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資料顯示在1991年卡爾京(Calgene)公司Antisense polygalacturonase (PG) gene 轉殖進番茄,延遲番茄的成熟和軟化。1994年,的「佳味」(FLAVR SAVR)蕃茄是世界上第一種獲准上市的基因改造食品。佳味蕃茄裡產生促進熟軟酵素的PG基因被抑制,所以質地較堅實,可減少採收、運輸、加工處理過程中碰傷變質,因而保存風味。不過,目前此蕃茄已停止商業生產。soybean),其次是玉米、棉花、油菜(canola). 等。在美國而言半數的大豆和四分之一的玉米都是採用GMO作物。預估2000年全球的GMP種植比1999增長了11% 。主要種植的是耐殺草劑和抗蟲作物。美國農業接受GMO的程度是超過世界各國的。美國六成的食品多少會含有基因改造的食物,而至少有12種GMO作物核准種植。世界來說,以美國、阿根廷和加拿大等國的種植面積較廣。不過大國夾科技和商業的能力,世界種植基因轉殖作物的機率和面積勢必將日益增加。1996-1999四年間種植GMO就增加25倍,在1999年約為一億英畝,全球GMP的貿易量從1995年的七千五百萬美元提升至1999年的23億美元。
1998年三月,美國農業部發給某家種子公司第5,732,765號專利:對植物基因表現的控制(Control of Plant Gene Expression),這項專利內容廣泛並包含許多基因科技的應用,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外是 被稱為「種子終結者」(Terminator)的基因改造作物科技:植物的果實在成熟之際將自行毀滅其中的種子,這使得農民無法儲存種子。這家公司在此之前被孟山都公司買下,大家的恐懼便是農民的種子來源便將控制在幾家大公司中,形成壟斷。
目前沒有商業生產,但經實驗室研發後向農委會申請進行田間試驗的有基因改造木瓜等若干項目。大豆、玉米和它們的加工製品。我國的基因改造大豆、玉米百分之一百是由國外輸入,主要是美國。農委會非正式估計,國內目前進口的大豆有五成為基因改造,進口的玉米則有三成。(百萬英畝) 作物 美國 74.8 大豆、玉米、棉花、油菜 阿根廷 24.7 大豆、玉米、棉花 加拿大 7.4 大豆、玉米、油菜 中國大陸 1.2 棉花 南非 0.5 玉米、棉花 澳洲 0.4 棉花 墨西哥 少量 棉花 保加利亞 少量 玉米 羅馬利亞 少量 大豆、馬鈴薯 西班牙 少量 玉米 德國 少量 玉米 法國 少量 玉米 烏拉圭 少量 大豆
表二、全球1999年各GMO作物的生產面積
.
作物 種植面積(百萬英畝) 大豆 53.4 玉米 27.4 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