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0。 第二届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山东省脱毒马铃薯研究及开发现状
王培伦孙慧生马伟青扬元军董道峰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济南250100)
摘要病毒性退化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解决遗一问题的有效选径.是
进行茎完培养聪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干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马铃薯脱
毒技术研究,先后弄清楚了在山东首侵祟马铃薯曲主要病毒种类;解决了马艟摹茎尖剥离培
养脱毒的技求措施;脱毒试昔苗使繁技末;脱毒擞型薯工厂化快繁技术;研究了脱毒马铸薯
病毒再侵染及运转速度,为高效他质繁殖脱毒种薯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脱毒种薯繁殖技
术体系,解决了中原地区马铃薯难以留种的问邋;同时研究了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机制及种薯
的最佳侏眠期长短等问题。先后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建立了脱毒技术研究中,o,
在滕州、齐河等县市建立了5个脱毒原种及脱毒种暮繁育基地。经专家鉴定,到哥前山东省
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到80%,即每年种植面职5.7万hr一左右,推广脱毒马特薯与其他作
精间作套种2余万h秆。均居垒国前列。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脱毒研究推广现状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作物之一,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食品。生产中影响马铃薯
丰产性的主要因素是病毒侵染引起的种性退化。退化严重时可减产80%。研究和实践证
明,茎尖培养脱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马铃薯脱毒及速繁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
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研究成果
之一。脱毒技术研究及脱毒种薯的推广,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及商品性都得
到了极显著的提高。山东省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近20
年的努力,其研究成果及推广程度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
1马铃薯为什么要脱毒
病毒是侵染植物的重要病原物之一。一种植物可受到多种病毒的侵染,一种病毒又可
侵染多种植物。对于马铃薯来说,病毒在侵染部位增殖后,随植株汁液运转到植株体的各
个部位,包括用作“种子”的那部分器官——块茎。如果用带病毒的块茎做种子继续种
植.那么出苗后病毒就又运转到新生茎叶中,继续增殖并危害细胞,使植株叶片产生特有
的病毒症状。当植株长出新块茎后,一部分病毒再被运转进来。连年用这样的块茎作种
子,就会使块茎中的病毒含量越集越多,最后丧失种用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种薯病毒性退
化。本来是一个很优良的品种,因病毒侵染退化后而不能再用于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损
失。如何恢复这些品种的原有优良特性,是人们多年来追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
研究认为,把已经侵染寄主体内的病毒采用生物技术手段脱除干净,使之恢复原有品种特
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山东省悦毒马铃薯研究及开发现状 .281.
2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1.1侵桀马铃暑的病毒种类及侵染途径
马铃薯是一种受多种病毒侵染的作物。其中在山东省侵染严重的病毒有马铃薯卷叶病
这些病毒都必须通过媒介将其传播到叶片的伤口上才能侵入到植株体内。传播病毒的介体
较多,但对某一种病毒来说,都有一种主要的介体。例如,马铃薯卷叶病毒只能通过蚜虫
来f专播;马铃薯Y病毒可以通过蚜虫传播,也可以通过摩擦汁液传播。研究认为,有25
种蚜虫可传播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主要是通过汁液传播,而不能通过蚜虫传播。
通过蚜虫传播病毒的方式,又因为病毒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蚜虫传播马铃薯卷叶病毒是
有个过程的。当蚜虫取食带病毒的植株叶片时,病毒需要经过蚜虫的消化道,约1小时后
才能具有传毒能力。一旦蚜虫获得了卷叶病毒,就终生具有传毒能力,所以叫持久性传
毒,但蚜虫体内所带病毒不能传给后代。而对其他的蚜虫传播病毒来说,只要蚜虫取食了
带毒叶片,马上就具有了传播能力。但连续取食不带毒植株后,其带毒量逐渐减少,撮后
就没有病毒了。再吃带毒叶片后,重又获得传毒能力,这叫非持久性传毒。
2.2病毒在植株体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量清单(中孔、深孔泄洪洞)报价单2021.3.6.xlsx VIP
- 部编版历史(2025)八年级上册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件.pptx VIP
- PDA TR80-2018(中英文)《制药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管理体系》.pdf VIP
- 互联网金融配套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内容可修改).pptx VIP
- 2.2单一制和复合制课件-(共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GB 25286.2-2010 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 第2部分:限流外壳型“fr”.docx VIP
- 道路清扫保洁安全作业规程.pdf VIP
- 《高一优生座谈会》课件.pptx VIP
- 卧-坐-立”序贯八段锦康复技术规程 心肌梗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