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合理用药.doc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合理用药
? 口服给药:对早产儿和早期新生儿不太适合;静脉注射:对早产儿和新生儿是最理想的给药途径 新生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也不是年长儿的缩影,当然早产儿也不是足月新生儿的缩影,这些情况也反应在其临床用药上,因为发育不成熟,药物在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性反应受其胎龄、日龄及患病的影响,不能将成人的药理学资料应用于早产儿及新生儿。要使这类人群的用药有效并且安全,必须熟悉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一、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或效应)依赖于药物的体内浓度(多数用血药浓度代表),而后者又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一) 药物的吸收:除药物的理化性质外,与给药的途径密切关系。 1、口服给药:对早产儿和早期新生儿不太适合: (1)早产儿出生后1w内几乎没有胃酸分泌,新生儿初生时胃液pH接近中性,第2天之内有短暂下降,以后再度回升至中性,所以胃内缺乏必要的酸度。 (2)胃排空延迟易使药物到达肠道的时间较长。 (3)胃食道反流常见。 (4)脂肪吸收不良,对脂溶性药物的肠道吸收有影响。 (5)早产儿如持续胃管滴注,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6)特殊慢性病(如心衰和慢性肺部疾病)可引起右心房压增高,进而引起肠道淤血。 2、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皮肤外用药:药物吸收的多少取决于局部血液灌注和药物沉积面积。早产儿和新生儿有以下不足: (1)肌肉组织少、局部血液灌注不足,特别是在缺氧、低体温或休克时。 (2)由于肌肉组织少,预期注射到肌肉的药物可能进入皮下。 (3)对小早产儿肌肉注射可局部硬结或脓肿、储库效应。 (4)皮肤角化层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有些药物经皮肤黏膜吸收迅速且过多,可发生中毒反应(如硼酸、类固醇激素等)。 3、静脉注射:对早产儿和新生儿是最理想的给药途径 需要注意的事项: (1)最好用微量泵。 (2)用脐血管要小心,脐静脉、脐动脉给药有分别引起肝坏死、肢体或肾坏死的危险。 (3)对于极低体重儿,静脉输液极慢时,可延缓药物进入血液循环。 (二)药物分布:药物从血液循环进入各种体液、器官和组织。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特点; 1、体液因素: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高(达80%),早产儿更高。使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容易稀释,浓度较低。 2、脂肪因素:含量低,早产儿仅占体重的1%~3%,足月儿占12%~15%,脂溶性药物(如地高辛)不能与之充分结合,使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3、血浆白蛋白因素: (1)与药物联结力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浆白蛋白产生不足,并且以胎儿白蛋白为主。在血药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游离药浓度增加使药性增强但半衰期缩短。某一总血药浓度对成人和年长儿是治疗范围,在早产儿则可能已处于中毒范围。 (2)影响联结的因素: ①游离脂肪酸、胆红素浓度较高,血pH值较低,降低联结,容易药物中毒。 ②在白蛋白上联结受体上的竞争,如有机阴离子药(磺胺类、消炎痛等)的不当应用可使游离胆红素增多造成核黄疽。 (三)药物代谢: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孕29w早产时,肝脏代谢酶的活性只有成人的36%,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差。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特点: 1、新生儿肝细胞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总量仅为成人的一半,对茶碱、咖啡因、安定、苯巴比妥等水解清除率低,半衰期明显延长。 2、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活性低,可致氯霉素的“灰婴综合征”。通过该途径代谢的药还有:吗啡、对乙酰氨基酚等,所以应用非常谨慎。 3、磺基转移酶发育已完善,茶碱可在新生儿体内代谢转化成咖啡因。 4、酶诱导剂的应用,几天以后某些药物用常见剂量,药效可能降低。 (四)药物排泄:主要从肾脏,其次从肠道、胆道和肺排出。 早产儿、新生儿的特点: 1、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不足成人的40%,早产儿更低,1w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出现球管不平衡现象并且持续几个月。需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有抗生素、地高辛等,对早产儿及新生儿易在体内蓄积中毒,所以一般来说,日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药物半衰期越长。1w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应q12h给药,1w后改为q8h. 2、病理情况的影响:如缺氧和低血压可使肾血流量减少,注意减少剂量,延长间隔时间。二、早产儿及新生儿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的特点 (一)新生儿的药理学复杂:NICU广泛应用新药,极低体重儿已能成活,但这类人群的常见药代动力学资料缺乏。 (二)新生儿的药物毒性反应高,为24%,儿童及成人为6%~17%。 (三)新生儿需监测的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评价语言的思考与实践.doc
-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doc
- 教材分析平面解析几何初步.doc
- 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实体.doc
- 教科研专题研讨.doc
- 教育技术与装备.doc
- 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doc
- 教育调查初探.doc
- 散打与跆拳道竞技特征之比较研究.doc
- 数与代数教材分析、重难点突破.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