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的固义村,地处武安市西部山区,是一个传奇、神秘的小山村,一个被太行山脉、黄土高坡和青石砌墙包裹着的小山村。这个坐落在南?河北岸的古老山村,现已享有冀南民俗文化中心的雅称。该村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而神秘的民俗文化,传承着一种多姿多彩的原始图腾舞蹈,一种气势恢宏的大型社火活动。这就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发源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仍保留着古拙的风格和神秘的色彩。是冀南最有特色,最具吸引力,最隆重的大型社火表演活动。也是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独特的民俗文化画卷,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展活化石。
武安县固义村的傩戏是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依社会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求佑祛邪,驱瘟逐疫;二是祈天祈地,风调雨顺;三是尊老爱幼,奉公守法。
据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艺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通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傩中的“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固义乡民所说的“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这反映出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正统儒家学说的浸透,而使“黄鬼”的所指由自然灾害转向人本身的邪恶。
捉黄鬼的传说
关于捉黄鬼还有个传说。村中的老人们讲,相传“大鬼”、“二鬼”、“黄鬼”和“跳鬼”本是哥四个,但是老三“黄鬼”终日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欺负弱小、虐待父母,并到了不除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为了还一方平安,“大鬼”、“二鬼”和“跳鬼”哥仨决定将老三“黄鬼”除掉,以告慰家乡父老。老四“跳鬼”自幼和老三关系最好,在押着“黄鬼”游街示众准备斩首的过程中,始终在“黄鬼”的前面不停地蹦跳,显示出其心中的不安和矛盾,但最后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情感,一起将“黄鬼”押上“刑斩台”。
傩戏的面具
“捉黄鬼”中的各种人物角色,大都以脸谱和面具为扮相。他们身着古装和各种配饰,面目或庄重或狰狞。这些角色大都是世袭的,辈辈相传,不派不选,使其久演不衰。全村戴面具的约有三、四十人,画脸谱的多达四百多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
在傩戏的表演中,面具是必不可少的。有的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在面具造型上,傩戏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依此可将傩面具分为几大类: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等。一般的傩戏面具在雕刻上都显得粗放概括,有时候那种奇特彪悍的面目,使人充分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粗犷的美。
关于固义队戏面具的来历,该村队戏剧目《点鬼兵》中说是来自春秋时期的唐山县镇殿村,即现在的河北省隆尧县境内,具体情况待进一步考察。据村民传说,大型队戏《捉黄鬼》是明朝中叶固义村民丁端从河北蔚县境内的小五台山学来。该村现存赛戏抄本最早的距今171年,即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在村中已断断续续演出了近四百余年。与此地毗邻的山西上党地区也有《鞭打黄痨鬼》的傩戏剧目,但已不再演出,而固义《捉黄鬼》连同完整的祭祀驱傩仪式完整的传承至今。
固义傩戏祭祀的神灵
固义傩戏祭祀的神灵多是玉皇大帝、城隍、财神、土地、关公等道教神灵,有较悠久的历史渊源;固义村民信奉的白眉三郎,是春秋时期秦国秦庄王的十三太子,成为该村特有的村落保护神。祭冰雨龙王、祭虫蝻王表现了农耕社会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队戏、赛戏演出是整个祭神仪式中的娱神娱人部分。
固义村傩戏演出组织和社首
历史上,固义村傩戏演出共有四大班社,其中刘庄户、东王户、南王户三大族均有户首,因没有杂姓人等参加,较好组织和掌握。但具体到西大社,主要有(丁、马、李)以及何、暴、董、付等其他杂性家族参加,于是好事者就筹备起西大社的组织机构。经议定:出席的25家社首,每年有5家常任社首,负责当年演出中的全部工作,采取轮流执政的形式,社首一年一换,一换5家。社首人选一般自认,毛遂自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惯例,现时已不复存在了。
西大社的组织着重是两大块,一块是业务组,一块是后勤组,业务组分四个小组:排练组、鼓班组、演员组、化妆组。后勤组又设六个小组:烟火组、搭神棚组、搭台子组、供茶水组、保管组、财务组。演出时间的确定,首先有五家常任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红楼梦》浅探明末清初的女子教育.doc
- 从迪亚洛案看股东国籍国对本国公民股东权利的保护.doc
- 从中世纪欧洲文明到近现代西方权力制衡体系.doc
- 大数据质疑述评.doc
-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oc
- 大学生论辩式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oc
- 代际差异视角―V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oc
-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的理性审视与复归.doc
- 地域文化是旅游标志设计之魂.doc
- 对参与观察的研究综述.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docx
- 西南18J515室内装修.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太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永州冷水滩区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解读.pptx VIP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货物运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docx VIP
- 2025年_永州冷水滩区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