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红楼梦》浅探明末清初的女子教育
[摘 要]《红楼梦》成书于清,被誉为“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本文从《红楼梦》各章回中有关女子教育的思想、言论等描述切入,浅谈明末清初女子教育的形式、功用和局限。
[关键词]《红楼梦》;明末清初;女子教育
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长及市民阶层在一些地区的陆续出现,也随着明王朝的衰败、覆灭和清王朝的建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出现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一批进步学者,如黄宗羲等,通过各种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表达了人们要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发展工商业和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潮的涌动,女性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才女不断涌现。《红楼梦》中众才女的受教育经历、思想才华影射了明末清初女性教育的风靡以及社会对于女性才华的认可。
一、女子教育的形式
明清以前,女子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有父母亲长教育和“傅姆师保”教育之分。传统社会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无才便是德”如同紧箍咒一般牵制着女子的教育解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教规范也使得女子固守深闺,父母家长之教几乎是历朝历代女子教育最主要的形式。一方面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对儿童实行学前以及小学教育的功能,这可能是很多女子一生接受的所有教育。然进入明清时期,除了传统的女子教育方式以外,还有一些较为独特的教育形式,本文试从《红楼梦》中窥探一二。
(一)家庭教师
女子家庭教师又或称“闺塾师”。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傅姆师保”之教,多由“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的女性任教,郑玄注解《仪礼?士昏礼》之时讲道:姆师皆为“年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1]教育内容主要是女德、仪礼法则、协助祭祀、日用常识以及编织女红、烧饭做菜一类的家庭琐事。在有条件的名门望族,傅姆师保也对女子进行一些经籍、诗书方面的教育。例如班昭就自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后汉书*列女传》)。[2]
而到了明清时期,除了姆师之教,也有达官贵人家将满腹经纶的男性塾师聘请到家坐馆,对自家女儿进行单独的教学,当时通称“闺塾”。《红楼梦》第二回中描述林如海请贾雨村为黛玉之闺塾,写道:“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及至《红楼梦》第三回中又一言带过贾府众小姐的启蒙教育:“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此处“上学”与下文交代宝玉与秦钟上学处――家族私塾,显然不是同一场所,一来宝玉与秦钟所上之私塾尽是男童,加之,三春姐妹呼之即来,可想路途较近,可见贾府亦是有专门为女子请的家庭塾师。
《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中也记载了才女方芳佩“幼工吟咏,曾问字于杭堇浦、翁霁堂两先生。著《在噗堂诗集》于闺秀中卓然称大家。”[3]可见,到了清朝时期,除了传统的姆师教导女德之外,也有一些人家聘请学识渊博的男性塾师教导诗经子集。《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是否上学成为嘘寒问暖的语句,可见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女子“上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此时的“上学”已不仅仅是学习女德,《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可见诗经子集等文学教育也成为女子教育的重要内容。女子教育的认可和兴盛,使得女性意识逐渐觉醒,更多的才女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辑录著作以清代所占最多,收录清人妇女著作达3500家左右,汉魏至明代妇女著作1000余种。
(二)诗社
《红楼梦》中除了对女子的家庭教育有所描述,更为精彩地是浓墨重彩地呈现了大观园群芳诗社赛诗的景观。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由探春提议,轮流做东,组织了大观园海棠诗社。诗社规定了简单的规章制度:“从此后我(李纨)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
女子结社现象在明末清初较为普遍,才女们纷纷以诗文切磋,互相学习,娱乐消遣,怡情养性。美国汉学家高彦颐在《闺塾师》中将明末清初的妇女诗社分为三类:家居式、社交式和公众式。家居式社团最不正规,是由亲属关系纽带连结在一起的,它们的文学活动多由家中女性成员于日常生活中进行,或于茶余饭后谈论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