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渗透环保教育
在化学课里,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大气、水体污染等,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其解决的方法。
1.在学习了“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可向学生介绍CO、CO2污染的产生及危害
CO是城市大气中数量最多的污染物,约占大气中污染物总量的1/3,主要是由含碳的物质不充分燃烧产生的。C+O2—→CO而由汽车等移动燃烧产生的CO占人为污染源排放CO达总量55%。
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妨碍其输氧,造成缺氧症,轻者出现头痛、恶心,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双目失明。
CO2与“温室效应”:含碳燃料(如煤等)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都会产生CO2,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大肆砍伐,森林面积锐减,破坏了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CO2不断增加。有资料报道,1950~1985年全球排放的CO2等增加20倍,因而气候变暖,气候专家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3.5℃。如果真是这样,两极冰川将融化,海面升高,沿海一些平面地区将被淹没,土地减少,甚至引起世界性人口流动,增加社会的不稳定,而且,温室环境有利害虫、老鼠的繁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
2.学习了“硫及硫化合物”知识后,可向学生介绍“酸雾”(雨)的产生及危害
含硫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产生大量的SO2及SO3。SO2能通过肺侵入血液,与血液内的维生素C结合,使人体内维生素C平衡失调,还可抑制或破坏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而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如吸入过高浓度的SO2可引起喉水叶、支气管、脑炎等,甚至使人死亡。
SO2+O2—→SO3 SO3+H2O—→H2SO4
SO3和NO2与水作用形成酸雨,酸雨可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也可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内或其他生物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的健康,同时,还可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等。早期报道过的矿旁一些村庄农民过高死亡事件,正是这样的危害。如果酸雨发生漂移,将会造成更大的公害。
3.学习“氮及氮化物”后,可向学生介绍“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及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是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在这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O3)及其他复杂化合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主要反应如下:
NO2+hr—→NO+O(3P)
式中,hr为光子能量;h为普朗克常量;r为光的频率;O(3P)为基态氧原子。
r=c/λ
O(3P)+O2+M—→O3+M(其他分子)
O3+NO—→NO2+O2
O3+CxHy —→RCHO
RCHO+NO2+NO—→CH3(CO)OONO2(PAN)
PAN+O3+RCHO—→光化学烟雾(强氧化剂)
人接触了这种烟雾会中毒,时间长了可导致肺气肿、生理机能衰退等,严重时,甚至死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部分地区,先后出现过“光化合烟雾”,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光化合烟雾”事件,有500多人在此事件中丧生。由于汽车污染日益严重,我国部分大城市交通干道的NO、NO2和CO严重超过国家标准,一些城市臭氧浓度严重超标,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1996年6月2日,我国上海就发生了“光化合烟雾”事件。
4.学习氧族元素时,介绍大气臭氧层及其破坏
地球上空离地面25~50km处存在着一层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层,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波长200~300μm范围的内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使人类和生物免受辐射之害。
由于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排出氮的氧化物和弗里昂(致冷剂)进入平流层,与臭氧(O3)发生反应。
NO+O3—→NO2+O2
+ NO2+O2—→NO+O2
O3+O2—→2O2
弗里昂离解出氯离子,上升到紫外线射过的高度便进行光分解,生成氯原子。
Cl+O3—→ClO+O2
+ ClO+O—→Cl+O2
O3+O—→2O2
每一Cl(氯自由基)消耗10万O3,O3减少10%,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9%~22%,这样臭氧层受到破坏,导致大气遮蔽波长小于3000埃的紫外线能力降低,从而祸及地球生灵。近几年来癌症、黑色素瘤、白内障患者不断增加,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紫外线辐射造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