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颖稀土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oc
长春理工大学
毕业论文题目论证书
指导教师:
姓名:杨秀云 职称:副教授__所在部门:化学与环境学院
姓名:________职称:_______所在部门: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 _ 所在班级:_ ___
2011年 12月 10 日
题目名称 新颖稀土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所属学院、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工系 地 点 化工学院无机实验室(东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题目内容: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具有空间导向作用的半柔性有机羧酸配体,以配体为有机构筑单元,以稀土离子为无机构筑单元,通过水热、溶剂热或者溶剂挥发等方法制备孔状稀土羧酸化合物。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稀土配合物的可见和近红外区的发光性质。
具体要求及指标:
(1)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新颖稀土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2)合理设计试验方案。
(3)优化实验条件,找出最佳的实验路线。
(4)合成出目标产物,并对其进行表征。
指导教师对本题目的研究基础(指导教师与题目相关的工作,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成果等):
本人从事化学与化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做好了前期调研工作。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如下:
1.磁分离光触媒污水处理技术(组长)
2.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组长)
3.硅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第二名)
4.(2-Oxido-1-naphthaldehyde benzoylhydrazonato--κ3N,N_,O)pyridinecopper(II)
Acta Cryst. (2011). E67, m511. 2011年3期 第一作者
5.A facile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fully substituted pyridin-2(1H)-ones from a-oxoketene-S,S-acetals
Tetrahedron 67 (2011) 2011年8月 第一作者
6. 纳米科技及应用.建材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期,第一作者
7. 一种基于电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固态电化学发光传感器2011 年8 月 第一作者
8. A novel detection technique of hydrazine hydrate: modality change of hydrogen bonding-induced 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colorimetric assayw
Cmn 2011年11月 通讯作者
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nstructural Mg2Ni by replacement diffusion method
Modern Applied Science,2010,4(8), 第一作者 题目的时间安排(分阶段按实际教学周填写):
第1-2周:查阅有关文献,翻译外文资料并归纳总结;拟定方案,准备实验所用的药品及仪器;
第3周: 进入实验室,进行初步探索性试验;
第4-12周:合成出一系列稀土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
第13-16周: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制作幻灯片准备答辩。 经费使用预算:
材料费:200元
测试费:250元
合 计:450元
参考资料与来源:
张若桦, 稀土元素化学, 大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J. C. G. Bünzli, J. R. Yersin, C. Mabillard, “FTIR and Fluorometric Investigation of Rare-Earth and Metallic Ion Solvation. Europium Perchlorate in Anhydrous Acetonitrile”, Inorg. Chem. 1982, 21, 1471-1476.
苏锵, 稀土化学, 河南科技出版社, 郑州, 1993.
S. I. Weissman,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The Fluorescence of Complexes of Europium”, J. Chem. Phys. 1942, 10, 214-217.
L. R. Melby, N. J. Rose, E. Abramson, J. C. Caris, “Synthesis and Fluorescence of Some Trivalent Lanthanide Complexes”, J. Am. Chem. Soc. 1964, 86, 511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