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的政治学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 浅论《大学》的政治学说 武才娃 大学》是儒家论述修身治国的重要篇章,它认为治国之道应是“以修身为本”,“以絮 矩为政”、“以养民为财”。这些学说在今天看来,仍有其深刻的政治意义。 1.修身为本的立教大端 在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中,“修 身”一条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它既是前四条(内圣之学)的落脚点,又是后三条(外王之学) 的出发点,说明“修身”是治国者的根本。《大学》中说:“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 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 辟焉。”指出人们的偏见是由“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这五种情感而发的,治国 者对这些情感的发展要加以约束和限制,否则就会陷于■偏。由此看来,克制这五种情感的 发展是“修身”的内容,也是“修身”的目的。若“偏于爱,则溺而不知其恶:偏于恶,则 阴而不知其善”,就会失其好恶之平。若“自恃其正而不加察,则必有偏”,使身不得其正。 变身有所为心有所,正身也即是修身,修身即是抑情克欲。治国者体恤民情,节制私欲,才 能当好而好,当恶而恶。 大学》提倡的“实身未修,故不能齐”,虽是讲家庭伦理,但包含着统治者治国要以 修身为本,不修身则有私心,有私心将众人不服;不修身则有私欲,有私欲必与民争利。《大 学》指出,身未修好之人,就是心未正、意未诚之人,这种人必有偏心、私心,是不能领导 好国家的。换言之,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都是偏心、私心所害。故治国者应修养自身、 控制私欲,其胸怀才会坦然宽慰,其行为就会忠清良善,对是非、善恶在取舍上(即公权力 的使用上)做到恰如其分。 己身未修不足以为人们的模范,更无资格教导国人从善去恶。《大学》从一般的家庭 的伦理纲常中,延伸出统治者的取法之道。《大学》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指出:孝为事亲之道,统治者尽子道以教家,引申出的现代思想为统治 者要有责任、承担意识,尽忠职守是取法于孝,来教育人民;弟为事兄之道,统治者尽弟道 以教家,引申出的现代思想为统治者要循规律调整利益关系,使其和谐以顺是取法于弟,来 教育人民;慈为抚幼之道,统治者尽慈道以教家,引申出的现代思想为统治者要发展国民经 济,勿与民施夺,使众广受福祉是取法于慈,来教育人民。发展国家,就要兴利除弊,兴养 立教,民为邦本。“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提出“以德治国”的 最高境界,即统治者应该是自己具备了善行,而后再要求别人趋善;自己没有了恶行,而后 再谴责别人为恶。正像孔子向执政者提出“正人必先正己”的要求一样,如“其身正,不令 519 国际儒学论坛·2010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如“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礼记·哀公问》)这些都是要求统治者须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言行,作群众的榜样,才 能取信于民,成教于国。故治理好国家,必以修身为本。 2.好恶同民的絮矩要道 “絮矩之道”是一种推己及人之道,它要求治国者当以执法而行,避免其行为失范。朱 子认为,治国者应该推己以度物,使人们各得分原,上下君民人心所同,均备方正、规矩, 实现天下太平。正可谓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 合矩以为方。絮矩强调一个“平”字,平人之好恶而无余义,即平其好而后无有作好,平其 恶而后无有作恶。要求絮矩者,矩操于身,务民之义,审视民情,与民同心,以德化民,不 仅使民且使己迁善而知、迁善而行。《大学》认为,积人成家,积家成国,积国成天下,民 犹是民,心犹是心,推而致之,治国之道不外也是孝弟慈,故治国者仍须实行孝弟慈,感通 民心,以老老长长恤孤为身之矩,做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 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修养上,善持其所有,以待于人,恕己接物;政治上,与百姓为心、同心,并明其所同具之 心,发展国家。 《大学》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是说能絮矩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