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龚自珍对郁达夫的影响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位大放异彩的人物。个性解放的思想启蒙精神,经世致用的改革主张,独立不移的人格理想对近代的知识分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受兄长郁曼陀影响,郁达夫自幼酷爱清末诗人龚自珍的作品。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是南社的成员,龚自珍作为南社精神上的领袖,南社成员喜好龚诗,集龚句,郁达夫对格律诗的兴趣以及写作上的提高,得益于郁曼陀的指点。郁达夫在诗歌创作、对佛学宗义的初步接触、“尊情”审美情趣无疑受到龚自珍的影响。
一、删不尽定公诗
郁达夫对龚诗进行过深入研究,形成深刻的见解。《谈诗》中谈到作诗的秘诀,有一种最为巧妙的法子,“其一。是辞断意连,其二,是粗细对称。近代诗人中,唯龚定庵最擅跃于用这秘法。”o郁达夫的诗歌创作相当一部分与龚诗有关,或是略作修改,或是直接引用。据唐锼、陈翔鹤的回忆,与友人交谈,郁达夫口中经常提起龚自珍,他的某些诗是从龚诗蜕化而来的。1918年,郁达夫二十三岁在东京留学时,以七言绝句作自叙诗十八首。第一首:“江湖流落廿三年,红泪频楷述此篇。删尽定公哀艳句,依诗粉本出青莲。”诗后注:“仁和龚瑟人有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予颇喜诵之。”可见早年郁达夫就对龚自珍的诗是很喜爱的,郁达夫旧体诗七律做得最好,哀艳诗风承袭自龚自珍,“人们称颂龚定庵的‘艳骨奇情独此才’,又何尝不可用来称颂他。”可见“定公哀艳句”是删不尽的。
自叙诗的第七首第一句与地四句“十三问字子云居。荒村终老注虫鱼。”分别从龚自珍的“子云识字似相如”。“荒村有客抱虫鱼。”变化而来。
第十一首:“几度沧江逐逝波”,“风云奇气半消磨”。龚自珍《已亥杂诗》第一百八十二首:“红豆年年掷逝波”,第二百五十二首:“风云才略消磨”。
1920年《春归》七律二首:“梦来啼笑醒来羞,红似相思绿似愁”。“红似相思绿似愁”直接抄袭龚白珍《已亥杂诗》第二百五十一首。
1933年集龚定庵句题《城东诗草》:“秀出南天笔一技,少年哀艳杂雄奇。六朝文体闲征遍,欲订源流愧未知。”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这是1933年郁达夫集龚自珍诗句的一副对联。
1934年三月初九过岳王庙下改旧作):虫沙早已丧三镇,猿鹤何堪张一军。《已亥杂诗》第二百四十一首:“猿鹤真堪张一军。”
1938年《廿七年黄花岗烈士纪念节有感》:“今El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己亥杂诗》已有“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娥眉”句。
1941年《赠王沉》云:“鸢肩火色长如此,我马玄黄又日熏。”《己亥杂诗》第二首又已有“我马玄黄盼日熏”的句子。1942年《离乱杂诗》第九首:“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正是《己亥杂诗》的“今日帘旌秋飘渺,长天飞去一征鸿”的改制。
1936年他被福建的诗社邀请参加诗钟比赛时,用了杜甫和龚自珍的诗句进行集句:“岂有文章惊海内。断无富贵逼人来。”诗钟夺元。
二、佛学的初步启蒙。
现代文学史上,“五四”作家普遍近佛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相比于李叔同信心与皈依的坚定,弘一法师章运地在佛学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和心灵归宿,大多数作家未能在佛学中找到真正的平静。郁达夫一生并不信仰佛教,现实的冷酷、理想追求的失败、孤傲的个性与现实格格不入促使郁达夫亲近佛教,寻觅远离世俗的“圣地”。研读佛教经典,推崇僧人生活方式,浪迹天涯,游览名山胜水不忘参拜佛寺,宣传佛教文化。
郁达夫与佛教因缘由来已久,幼时陪祖母念佛吃素是郁达夫最初印象,对佛教宗义的初步了解来自龚自珍,龚自珍出生在佛教氛围浓郁的杭州,“幼信转轮,长窥大乘”,师从近代居±佛教的开创者,著名居士江浣,后来接触天台宗,对天台宗潜心研究。龚自珍精通佛学,阅读了大量佛学经典,晚年尤痴迷于佛学。辞官后所作的《已亥杂诗》中,和佛学有关的达到33首。在研习龚诗的过程中,龚诗中谈佛论道的诗句为郁达夫打开向佛的门缝。郁达夫二十岁在日本为了摆脱堕落的生活,做如下《定禅》一诗以自策:“野马尘埃幻似烟,而今看破界三千。兰生幽谷初无恨,居近蓬壶别有天。梦里功名蕉下鹿,淮南鸡犬望中仙。拈花欲把禅心定,敢再轻狂学少年。”后两句来自龚自珍的“我欲收狂渐向禅”,却在意境上“更上一层楼”。
三、“尊情”的审美情趣。
龚自珍重视文艺创作与作家情感的关系,提倡“尊情”。长短言自序》中写到:“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人的情感是无法根除、抑制的,因此,只能对它宽容、尊重。“尊情”说是建立在尊重人的个性、追求人的个性自由的基础上的,作品应来自作者的真实体验。郁达夫同样强调“情”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发表于一九二五年的《诗论》中说:“诗的实质,重在感情。思想在诗上所占的位置,就看它的能否激发情感而后定。若思想而不能酿成情绪,不能激动我们人类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