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捅 要
随着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传统渠道弊端的凸显,供应链渠道作为一种新
的渠道模式显现的优势逐步得到业界认可。但由于供应链渠道系统是由利益相对
独立的多个企业通过联盟或合作组成的分散式组织,各个渠道主体在追求自身收
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其他联盟成员的影响,就会出现所谓的“双重边
际”现象。另一方面,在供应链研究中,收益共享契约作为一种新的协调机制逐
步引起研究者关注。实践中,Blocbuster公司和亚马逊应用收益共享契约,使得
其市场份额显著上升,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绩效明显得以改善。于此,论文尝试将
收益共享契约引入到供应链渠道协调中。而对这一新领域,需要深入探讨其面临
的一些新问题,如收益共享契约如何对供应链渠道产生均衡协调机制,如何通过
协调制订双方可以接受的批发价格、最优订货数量、收益分配比例,以及如何对
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渠道协调进行决策等。
论文所有章节的讨论均是在收益共享契约下进行的,贯穿的主线是供应链渠
道主体间协调涉及到的帕累托改善、合作博弈、经济理性、成本、风险和满意度。
研究的逻辑是先建立理论框架,后用模型论证,再到决策分析,直至!最后的案例
应用。全文主体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旨在将收益共享契约和供应链渠道有
效嫁接,以形成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接下来三部分紧紧围绕收益共享契
约中的三个参数(价格、订货量和收益分配因子)对供应链渠道协调展开讨论,
第五部分则是对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渠道协调决策进行分析。主要部分的研究
内容和相应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先对前人关于收益共享契约和供应链渠道协调的文献梳理。论文认
为,收益共享契约形成的外部动因是市场环境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主权的增加,
内部原因是供应链系统的目标冲突和“双重边际”效应;从收益共享契约基本模
型入手,分析其对供应链渠道关系的重构和作用机制,得出收益共享契约是一种
利益均衡的供应链渠道协调机制的结论。
在批发价格协调研究中,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是,收益共享契约下
供应链渠道批发价格协调要以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提高渠道主体收益为基
准,以提升渠道竞争力为目的;运用蛛网理论构造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关于批发价
格震荡系统,建立了收敛模型并给出收敛条件,认为收益共享契约可以通过协调,
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形成一个双方可接受的均衡批发价格;在批发价格与收益
分配协调的模型和批发价格与未售出产品剩余补贴因子的协调模型中得出的研
究结论是,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在供应链渠道中选择出合适的批发价和收益分配因
子组合,使得在协调供应链渠道的同时,实现供应链总收益在供应商与零售商之
间的合理划分;假定零售商的需求函数为乘数模式,并且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富
有弹性,通过与简单批发价格契约对比,求出了批发价格可行区间。
摘要
关于订货协调方面,将收益共享契约引入到报童模型中,在订货协调时主要
考虑需求分布和时间两大要素;在考虑需求分布时,通过建立的边际收益模型,
分析出的结论是,无论是连续均匀的需求分布,还是指数需求分布,需求的标准
差和需求期望均与供应链渠道的收益有负相关关系,且收益共享契约下的订货量
大于没有收益共享契约时的订货量,收益共享契约下无论是单个渠道主体,还是
整个供应链渠道的收益均高于没有收益共享契约时的收益;若将时间因素加入到
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渠道订货协调中,模型研究表明市场需求预测的均值增
大,最佳订货点向前推移,当市场需求预测的精度增加,最佳订货时点向后推移;
仿真结果则进一步佐证了模型研究的结论。
在进行收益分配协调的讨论时,分别考虑了信息共享度、风险承担、努力水
平、资源投入和贡献大小等5大参与收益分配要素下,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渠
道如何进行收益分配协调,并用数学模型进行了论证;利用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
渠道主体关于收益分配的讨价还价过程,结论是双方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占先优
势;总结出收益分配存在的冲突,将TOPSIS法和欧氏距离法结合起来,为解决
收益分配冲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收益分配激励时,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进行
分析、提炼主题概念、抽象出收益共享要素的具体判别因子,再建立一个激励框
架,并将激励因子加入到收益分配中,以更好地体现收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原则。
有关协调决策方面,基于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渠道协调过程中存在的局限
和主要问题,结合收益共享契约和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