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壳寡聚糖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壳聚糖酶是酶法制备壳寡聚糖的专一性酶。本文综述了壳聚糖酶的研究概况,主要是壳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分离纯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壳聚糖;壳聚糖酶;糖苷水解酶 Abstract:Objective Chitooligosaccharides,degradation product of chitosan,have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edical field.Chitosanase are key enzyme for specifically hydrolyzing chitosan into chitooligosaccharides.In this summary,the achievement of stidies on chitosanases,including its enzymatic properties,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molecular biology and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was discussed.
Key words:chitosan;chitosanase;glucoside hydrolase
几丁质(chitin)又名甲壳素、甲壳质,是N-乙酰-D-葡萄糖胺以β-1,4-糖苷键相连而成,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chitosan)为几丁质脱乙酰化后的产物,是一种阳离子型多糖,也是目前唯一的商品化碱性多糖。壳聚糖是一种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由于具有无毒、可被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容性和成膜性等优良特性,在医药卫生、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如可作为离子交换剂,毛发固定剂、保湿剂和柔软剂,药物缓释剂、增溶剂,饲料添加剂,种子处理剂等。但是壳聚糖的分子量大,水溶性较差,在人体内不易吸收,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壳寡聚糖(Chitooligosaccharides)不仅具有水溶性好、易吸收等优点,近年来更是发现,低分子量壳寡聚糖(如五糖、六糖)具有抗肿瘤、抗菌、免疫激活及保湿吸湿等特点,使其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2]。
壳寡糖的制备大多数是以虾、蟹等为原料,经过脱乙酰基等处理得到壳聚糖,再进一步水解得到壳寡糖。目前,由壳聚糖制备壳寡糖主要有两种水解方法:酸解法和酶解法。
酸解法一般是用盐酸部分水解壳聚糖[3],用甲醇除去水解液中产生的大量单糖,经加Dowex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壳寡糖。酸水解法的缺点是反应产物单糖较多,而壳寡糖含量低,反应条件苛刻,工艺烦琐,同时这一工艺由于产生大量废弃酸液,易给环境造成污染。酶解法是指采用酶制剂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降解壳聚糖。一般分为两类:非专一性水解酶和专一性水解酶[5]。非专一性酶工艺,是利用如脂肪酶、溶菌酶等壳聚糖非专一性水解酶,降解壳聚糖。但降解程度有限,而且产物复杂,不易分离,酶量使用大。专一性水解酶是利用以壳聚糖为专一性底物的壳聚糖酶,专一性水解壳聚糖,该反应条件温和,可通过反应时间控制水解产物,为大规模生产壳寡糖提供了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壳寡糖制备方法。壳聚糖酶(Chitosanase,EC.3.2.1.132)是催化壳聚糖降解的专一性酶。壳聚糖经壳聚糖酶降解后生成低分子量壳寡糖,壳聚糖酶在降解壳聚糖多聚物、大规模生产壳寡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
1 壳聚糖酶概述
1.1 壳聚糖酶的发现
Monaghan在研究细菌和真菌过程中,首先提出壳聚糖酶(chitosanase,EC3.2.1.99)是一种不同于几丁质酶的新酶,能够降解完全脱乙酰化的壳聚糖,被认为是对线性的壳聚糖具有水解专一性的一种酶。在1992年国际酶学命名会议上,壳聚糖酶被系统命名。
1.2 壳聚糖酶的分布
壳聚糖酶主要存在于真菌和细菌细胞中,现已经从细菌(如Myxobacter,Artyrobacter,Bacillus),放线菌(如Streptomyces、Nocardioides),真菌(如Rhizopus,Penicillum,和Basidiomycete),病毒(Chlorella virus PBCV-1、CVK-2)中发现壳聚糖酶的存在,并已从发酵液中纯化得到壳聚糖酶。各种来源的壳聚糖酶的性质详见表1[9~27]。
1.3 壳聚糖酶的理化性质
壳聚糖酶的分子量在23~50 KD之间,低于几丁质酶的分子量(31~115 KD)。一般来说,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壳聚糖酶分子量为20 0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包被包膜糖蛋白抗体纳米金磁性微粒的无试剂安培免疫传感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协同方法交通状态识别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可视化蛋白芯片的抗体分析方法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火灾与人为入侵的检测方法初探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基因组学的日本血吸虫序列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多传感器决策级融合的远距离目标检测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糖尿病肾虚证的分布特征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大鼠模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基于小波变换的AAI起搏心电分析方法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元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关节炎软骨中TNF-α和VEGF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发性多软骨炎发生大气道狭窄1例的护理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发性心脏瓣膜病235例再次手术的外科处理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发性流产治疗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再手术的疗效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发性胆管结石再次胆管手术的诊治体会_临床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