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RNA水平的测定_临床医学论文.doc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RNA水平的测定_临床医学论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RNA水平的测定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7月健康体检的女性、VVC患者、RVVC患者各20例,采集阴道灌洗液,半定量RT-PCR测定MBL-mRNA表达情况。结果:阴道局部MBL-mRNA的表达VVC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RVVC患者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MBL-mRNA高表达说明MBL参与了局部免疫反应,其在免疫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阴道局部MBL-mRNA的低表达可能和RVVC反复发作不易治疗有关,提示有必要对MBL水平低下者进行MBL临床治疗的研究。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阴道灌洗液; mRNA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 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1次VVC,临床上将每年发作VVC≥4次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对于VVC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且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本研究通过测定VVC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RNA水平并与健康女性对照,探讨天然免疫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以期为本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女性,就诊的VVC、RVVC患者各20例,月经周期均规律,3组间各时相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6个月内未服用甾体类激素,1周内无性生活及阴道冲洗。均排除妊娠、糖尿病和长期口服抗生素等易感因素。
正常对照组:妇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妇科检查无异常,阴道分泌物检查无异常。 VVC组:检查见典型豆渣样分泌物,镜检见真菌菌丝及孢子,无其它病原菌混合感染,符合VVC诊断标准[1]。RVVC组:妇科门诊检查符合RVVC诊断标准[1],即VVC经抗真菌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再次发生VVC者称为复发。真菌培养为白色念珠菌,无混合感染。
1.2 标本的采集
研究对象取妇科检查体位,暴露阴道后擦去分泌物,用5 ml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宫颈及阴道上端,吸出灌洗液4~5 ml收集于专用试管,1 000 r·min-1离心10 min,细胞成分置于EP管中-20 ℃冻存待测。
1.3 半定量RT-PCR测定MBL-mRNA
1.3.1 MBL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 MBL基因cds序列,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上游引物为5′-AGGCATCAACGGCTTC CC-3′,下游引物为5′-CCAGGCTACTATCACCATCC-3′;另外设计1对片段长度为270 bp的β-actin基因引物,上游引物为5′-CTACAATGAGCTGCGTGTGGC-3′,下游引物为5′-CAGGTCCAGACGCAGGATGGC-3′。
1.3.2 阴道灌洗液离心细胞成分总RNA的提取 按照Trizol说明书操作,提取的总RNA溶于去焦碳酸二乙酯(DEPC)水中,测OD值,调RNA浓度为1 μg·μl-1,分装,然后-70 ℃冻存待用。
1.3.3 RT-PCR反应体系 取1 μl RNA,55~60 ℃孵育10 min以消除RNA二级结构,在冰盒上依次加入10×RT-Buffer 2 μl、25 mmol·L-1 MgCl2 4 μl、10 mmol·L-1dNTP混合物 2 μl、Rnase抑制物 0.5 μl、去DEPC水 8.5 μl、Oligo dT 1 μl、AMV逆转录酶 1 μl,总反应体积 20 μl;42 ℃ 30 min,99 ℃ 5 min,5 ℃ 5 min;-20 ℃冻存。
1.3.4 PCR反应 (1)25 μl PCR反应体系组成如下:5×RT-Buffer 5 μl、25 mmol·L-1 MgCl2 0.5 μl、上游引物(25 pmol·L-1) 1.0 μl、下游引物(25 pmol·L-1) 1.0 μl、Taq酶(5 U·μl-1) 0.25 μl、cDNA模板 5 μl、灭菌水 12.25 μl。(2)PCR扩增条件 :94 ℃ 2 min,94 ℃ 30 s,60 ℃ 30 s,72 ℃ 1 min,30个循环,72 ℃ 7 min。然后1%琼脂糖电泳,Image Master VD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方丹参缓释系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二氟沙星注射剂对实验性猪链球菌病的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制剂与单方制剂抗脑缺血损伤的比较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参七汤对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参七汤对胃、结直肠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双花颗粒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双苓止泻散对腹泻模型大鼠小肠黏膜PCNA mRNA表达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大血藤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复方女真丹颗粒镇痛抗炎作用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辨证论治研究中的作用探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功能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区域剥离结扎加皮桥短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延迟诊断导致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发伤并长骨损伤的固定方式与处理时机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生活质量的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发伤早期诊疗中漏诊原因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发伤的紧急伤情评估策略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多发伤螺旋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应用及安全管理_临床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