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讨_临床医学论文.docVIP

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讨_临床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讨_临床医学论文 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讨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子宫腺肌病;病理分析   [摘 要] 目的: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总结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二维声像图(2D)及CDFI诊断的62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临床特点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结果:对62例子宫腺肌病的CDFI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9.03%(49/62),误诊率20.97%(13/62)。结论:CDF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可疑病例仔细分析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子宫腺肌病;病理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子宫肌层的病变表现,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本研究将62例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声像图(2D)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就超声诊断方面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或住院妇科病人,对有症状者,如痛经并进行性加重者、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紊乱、原发不孕或继发不孕患者来我科行重点筛查。经筛查出子宫腺肌病患者62例,年龄25岁~49岁。均有孕产史或人工流产史,临床表现为痛经并进行性加重46例,经期延长或增多59例,下腹坠胀28例。月经周期紊乱29例,原发不孕9例,继发不孕5例。行超声检查前全部做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者60例,质地较硬者61例,手感子宫表面凹凸不平者55例,有子宫旁包块者29例。2D声像图表现:子宫增大者59例,子宫形态异常者42例,肌层有回声增强光斑51例,肌层内有小片状无回声区52例,肌层内有回声稍强异常团块者26例,团块边缘不清、无包膜、无声晕、无回声衰减。后壁肌层大多较前壁肌层明显增厚,部分呈球形增大。有附件区液性包块者26例,其中单侧包块15例,双侧包块11例。包块内液性暗区均匀分布着细小光点回声,包块边缘欠清晰。手术治疗62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腺肌病者49例,合并子宫肌瘤18例,多发性小肌瘤不合并腺肌瘤者4例,宫肌肥大症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9.03%(49/62)。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仪器为百胜AU3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所有病例都在术前做CDFI检查,患者膀胱中度充盈,仰卧,耻联上行纵切、横切、斜切等多切面扫查子宫、附件及宫旁结构,测量子宫大小、观察子宫形态、宫壁回声、有无团块、团块边界是否清楚、内膜有无移位。应用CDFI观察子宫肌层及病灶的血流分布,PWD显示血流频谱,检测血流参数。复查手术病理结果,对术后标本肉眼进行观察,送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用病理学结果与超声声像图改变进行对照。   2 结果   2.1 子宫腺肌病2D声像图表现   子宫形态和大小的变化:子宫增大的程度有所不同,多为轻度弥漫性均匀性增大,但很少大于孕3个月子宫大小。形态改变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但因病灶侵犯部位不同,形态也有不同。常表现为饱满、宫底圆钝、筒状、球状。当病灶局限性浸润,使子宫局部突出而不规则;子宫肌壁回声可分为四种类型:低回声型(39例)为局灶性不均质低回声。宫壁回声稍低,提高增益可见病灶呈稀疏的粗光点,无橄榄样图像;强弱回声型(13例)为病变部位肌层明显增厚,光点粗糙分布不均匀与子宫壁无明显界限;回声增强型(7例):病变部位可见均匀的强光团,如腺肌瘤界限清晰,但周边无假包膜的暗淡光环;不均质回声兼无回声(3例)为病灶部位宫壁增厚、内部散在多个无回声区(月经期积血小囊),子宫的大小及内部回声月经前后变化明显。子宫内膜前移,病变多侵犯后壁,故绝大多数患者(46例)后壁比前壁明显增厚,使子宫内膜向前壁移位,宫腔里弓形改变。12例患者病灶在前壁,表现子宫前壁明显增厚,局部突出酷似子宫肌瘤但无包膜,子宫内膜向后壁移位。   2.2 CDFI表现   肌层彩色血流信号丰富,呈放射状或枝状血流信号者32例,呈漫状丰富彩色血流信号者11例。宫肌层频谱均呈较高阻力型,RIgt;0.65,舒张期切迹清晰,可测及静脉频谱。盆腔包块内均不能探测到彩色血流信号。 2.3 手术病理结果   大体标本可见子宫壁增厚,尤以后壁增厚为主,即病灶主要位于子宫后壁,厚度3.0 cm~5.0 cm,部分形态呈球形增大。45例肌层内可见散在分布着咖啡样及紫兰色小囊。4例仅为多发性小型子宫肌瘤;5例为宫肌肥大症;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子宫肌纤维中镜下可以见到内膜组织,异位于肌层的子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