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读书讲座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读书讲座材料.doc

教师读书讲座材料 【讲座专题】谈谈教师怎样进行专业阅读 【受邀嘉宾】:常作印 【嘉宾简介】:常作印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得主,第四届河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教育厅课改巡回报告团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标兵,安阳市优秀专家,《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先后主持省级以上课题6项,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奖项20多项,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不做庸师》等著作5部,应邀到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上百场。个人事迹曾被《中国教师报》等十几家报刊头版重点报道,被媒体誉为“教改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变革的领跑者”。 【二】常作印:谈谈教师怎样进行专业阅读 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有一首小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向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如果说天使就是传播福音的使者,那么书籍就是天使为人类准备的“不必为通行税伤神”的“节俭的车”,承载着我们的灵魂到达理想的彼岸。阅读是生命的加油站,也是精神的清洗车行。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成长是从阅读开始的。读书,就好比在天使的引领下不断寻找精神的伊甸园。按照王小波的说法——除开今生今世之外,他还拥有一个更加诗意的世界。它是松间明月和石上清泉的朗照与静默;它是天地空旷我独行的惬意与自在;它是一千朵郁金香正在隐秘盛开。 一、教师为什么要进行专业阅读 1、什么是“专业阅读”? 专业阅读:就是基于专业发展,直接直接作用于日常的专业实践的阅读。专业阅读其实就是“钻业阅读”。 2、教师阅读应以专业阅读为主 教师的阅读形式和阅读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应该以专业阅读为主。人的时间和生命是有限的,阅读要有方向有计划有选择。漫无边际的休闲式阅读不符合专业发展的要求。世界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做出大成就的年龄基本上都在35—45岁,有人把它称为“人生事业的黄金期”。西方有一种观点,35岁之前,读书应该在“博”上下功夫;35岁之后应该在“专”上下功夫。35岁之前为什么要“博”?博览群书的过程就是在不断选择自己今后的主攻方向,我适合干什么,我能在哪一块做出成绩。35岁之后为什么在“专”上下功夫?因为当你清楚自己发展的方向,那就应该心无旁骛的钻下去,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成绩来。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 在西方成人中曾广为流传一条“祖鲁人原则”:只要你在某个狭窄的领域内比别人知道得多,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进一步引申,如果在这个狭窄的领域,你做得比别人更好,那么,你将是这个领域的最大获利者。王安石说得好:“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我国中小学的教师的阅读太缺少真正的专业阅读生活。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这句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说明也“专”的重要性! 3、专业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 乍看起来,读书只会更浪费时间,细一品味,才觉其实不然。如果你坚持进行专业阅读,可以不断增加我们的专业底蕴,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使我们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要用的时候,随时随地信手拈来,不是节省了时间了吗?其实,专业阅读就是一种积极的偷懒。偷懒不是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是对工作的一种近乎虔诚的热衷,也应该是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4、专业阅读就是练内功 做教师其实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我非常欣赏一句广告词:“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是拥有太平洋。”做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广积精神食粮。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则是教育的悲哀。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读专业的书。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然而恰恰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很多教师教了十年二十年的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还停留在当年的那个层次和水平,用当年的技术和思想做现在的要求与质量,怎么能不忙不累? 年轻的时候看过不少武侠小说,我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随手而来的就是致命的绝招,因为他的内功已修炼到了最高境界。没练好内功,一心想出绝招,出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