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李庭凯.试述《伤寒论》的药物煎煮溶剂.中医药研究,1997,13(1):31-32
[5] 孙源泉.论《伤寒论》汤液的溶媒选择用量及配制方法.四川中医,1994,2:4-5
[6] 柴可夫.《金匮要略》汤液溶媒的选择、运用及意义.国医论坛,2000,15(5):8.
[7] 杜雨茂,张联惠编著.金匮要略阐释.第一版.西安:陕西 科技出版社,1987·463
[8] 翁维健.中医饮食营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2
《伤寒论》“胃气”辨治探析
张 晶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文摘要:本文主据《伤寒论》有关“胃气”的论治条文,从胃气功能、病变及治则三方面予以辨析,不仅示
明“胃气”为胃的主要功能,其病变反映胃之病变,并且也示明“和胃气”为中医治疗胃病的重要法则,是以更详
细地述明了胃寒热虚实病变的具体过程,反映了《伤寒论》在治疗胃病中的重阳思想,对更深地理解“胃气”的实
质内涵,进一步提高胃病辨治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胃气
胃腑属阳,以气为主,“胃气”即胃的阳气,为胃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以邪气入胃,首致“胃气”
失调,从而产生寒热虚实诸多病证,故历代医家皆十分重视“胃气”的辨治,均认为“胃气”的病
变反映胃的病变,早在《内经. 素问》中不仅就有“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阴阳别论)”、“胃者,水
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平人气象论)”以及“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平人
气象论)”等诸多论述,以着重强调胃气乃中土胃之阳和之气,人体脏腑经络皆赖其所养,与胃之病
变有极其密切关系,是以绝不可伤其失调致生病变,尤《伤寒论》承《内经》之说,从更本上释明
了“胃气”即为胃的阳气,更加强调“胃气”的生理功能,示明了其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
详论“胃气”的因机病变及其主证治则,具体明言“胃中”主在强调病位,言“胃气”主在强调功
能及病变,示明临证因“胃气”失调所致的胃病,实应予以“和胃气”之治,此不仅是对《内经》
“胃气”乃“胃之阳和之气”论说的补充和发挥,同时也使中医“胃气”辨治更加系统完善,更切
合临证之需要,是以笔者认为依据《伤寒论》有关“胃气”条文,结合其功能、因机主证及辨治,
予以深入探析,实对进一步明了“胃气”功能及病变,提高胃病辨治水平有极其重要作用。
1.“胃气”功能
26
1.1 无犯胃气 正旺邪却
(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
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条主论热入血室的因机主证,“妇人伤寒,发热”乃表证已具,而
又“经水适来”,则表邪入里血热互结,邪热内盛扰及心神,故“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
“此为热入血室”即强调是病主在血室,“血室”即女子胞宫,“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即又示明此
病与中焦脾胃上焦心肺无关,是以病变较轻,故待以时日正旺邪却,瘀血得除,邪热自解“必自愈”。
1.2 胃气弱虚 不可攻下
(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此条主论太阴脉浮大黄、芍药宜慎用,具体示明太阴脾病“胃气”内虚,是以“脉弱,续自利”,因
证虚胃弱,故大黄、芍药尤宜慎用。
1.3 胃中干燥 邪入阳明
(181)条“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
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此条主论太阳阳明因机主证,示明太阳病外邪在表,误汗、下、利小便
则伤胃气亡其津液,致使“胃中干燥”邪热内结,内实便难为其主证,故前曰“转属阳明”后曰“此
名阳明”,不仅强调外邪由表入里,可伤及“胃气”亡其津液致生诸多变证,尤强调正确应用治法对
防止疾病传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三条均不仅示明“胃气”为胃的主要功能,尤示明其失调可致生诸多病变,(145)条“无犯胃
气”强调“胃气”在发病予后中的重要作用;(280)条“胃气弱虚”则强调“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的病变机理;(181) 条“胃中干燥”则又强调表邪入里致生变证,,胃气津液损伤为其主因,三条合
参则更明“胃气”的充养功能及对人体病变予后的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讲课件 第一章 概述.pdf
- 锅炉安装施工通用工艺规程.pdf VIP
- 医院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pptx VIP
- DB4102_T 045-2024 开农85夏直播花生栽培技术规程.docx VIP
- TCAMET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第5部分:核心设备产品规范.pdf VIP
- 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法.docx VIP
- 2024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商用密码专题调查报告-密码科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pdf
- 某公司采购工作手册.doc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2)句子教学.pptx VIP
- 光伏项目经济指标工程概算造价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