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L-I
A而不是IL.IA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硬化易感性相关
吕农华2’3张吉翔卜
张妮和1’2’3马俊2黄根2严东海2魏淑琴2谭新颖2
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通讯作者‘),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3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目的宿主的免疫遗传因素可能是决定乙肝病毒(HBV)感染临床转归重要因素之
与HBV感染者的病毒复制、抗病毒疗效及肝癌发生相关均有报道,但与乙肝后肝硬化的
关系不明确。本研究对IL-IA、B基因3个主要的多态位点与乙肝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
系进行分析。
无症状HBsAg携带者(对照组)入选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3个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对乙肝后肝硬化发生风险的
oR值和筛选独立相关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使用在线软件构建并分析单体型与乙肝后肝
硬化易感性的关系。
但两者皆为稀有单体型(4%)。
结论
+3953C/T位点多态性有一定相关性,而与IL-IB-551C/T位点多态性无关。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环境和营养因素研究
龚丽文1邹时朴2冯昶1肖元梅1范广勤1
1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江西省儿童医院
目的探讨环境和营养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影响。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的方法收集了202例ADHD患儿及202例年龄、性别与对病
例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儿童,以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
康状况问卷,以及食物消费频率表,并用营养素计算器2.3版进行营养素的换算,同时
两组儿童均要求抽静脉血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包括血液微量元素和血常规的检测),采
用SPSSl3.0对两组儿童环境各因素、血液生化结果、食物摄入量,以及营养素摄入量
进行有关统计学分析。
u
结果1、ADHD病例组血铅值为74.43±23.54mol/L,对照组血铅值为54.17±
19.57|l
u umol/L,两组间血锌值差异
值83.23±11.43mol/L,对照组血锌值为87.27±11.63
0.05);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胗0.05)。2、杀虫剂六
个月一瓶、家庭中曾有多动症患者、早产、隔代或其他人抚养、打骂教养方式、爱吃零
归分析,住所附近有无污染性工厂、出生史、抚养方式、教养方式、接触宠物、活动范
围6项因子是ADHD的影响因素(火0.05)。住所附近有无污染性工厂、接触宠物、活
动范围与ADHD呈负相关;出生史、抚养方式、教养方式与ADHD呈正相关。3、通过营
养密度模型进行校正,ADHD病例组和对照组营养素摄入量比较,蛋白质、钙、磷、钾、
素的摄入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元
肉、奶油、酸奶、醋等10种食物两组间摄入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一2.103,PO.05;
结论环境和营养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影响。环境因素方面,住所附
近有无污染性工厂、出生史、抚养方式、教养方式、接触宠物、活动范围等6项是ADHD
的影响因素。ADHD病例组儿童营养素蛋白质、钙、磷、钾、镁、铜等摄入都较对照组儿
童的摄入量少。水生蔬菜、其他牲畜、禽类三类食物摄入量ADHD病人组儿童较对照组
儿童少。可见应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及正常儿童尽早采取包含环境与营养
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肝脏毒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系
张煜和1’2’3黄根2马俊2严东海2魏淑琴2谭新颖2吕农华2J张吉翔卜
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通讯作者’),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3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目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只有少数发展为肝硬化,多数可长期处于无症状
HBsAg携带状态。遗传背景差异可能是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发生风险高低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对一组肝脏解毒相关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乙肝后肝硬化易感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