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域文化之特色及對當代通識教育的啟示.pdfVIP

巴蜀地域文化之特色及對當代通識教育的啟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止善 第 七期 主題論述 2009 年12月 頁 3-16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巴蜀地域文化之特色及對當代通識教育的啟示 蔡方鹿 四川師範大學首席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摘 要 巴蜀地域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巴蜀思想 文化史上,歷代傑出人物輩出 ,各自為不同時期巴蜀文化的發展做出 了貢獻。並以其自身所具有的融會各家各派及儒、道 、佛三教 ,具有 較強的包容性 ;重躬行踐履 、實事實功 ;重經學 ,超越舊說 ,勇於創 新 ;重人情 ,以義理為指導;批判專制 ,與時俱進等特點 ,深刻影響 了其他地區的思想文化,為整個中華文明的發祥創建和中國學術思想 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由其獨到的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 , 也給當代通識教育以一定的啟示 。 關鍵辭 :巴蜀地域文化 、特色、當代通識教育 、啟示 * 本文為特邀稿,於2009.10.27. 收稿。 3 止善 第 七期 2009.12. 一、前 言 巴蜀文化歷史悠久,別具特色,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巴 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其中巴蜀學術思想反映了巴蜀文化各個歷史發展時期時 代精神的精華,充分體現了巴蜀文化的本質特色,是歷史流傳下來的珍貴文化 遺產 。 在巴蜀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 ,湧現出許多傑出的思想人物 ,其中有萇 宏、尸佼、文翁 、嚴君平、揚雄 、諸葛亮 、王玄覽 、趙蕤、宗密、陳摶、三蘇 父子、張商英 、張栻 、魏了翁 、虞集、楊慎 、來知德、費密、唐甄、劉沅 、廖 平、鄒容、吳虞、蒙文通 、賀麟、唐君毅等等。在源遠流長的巴蜀文化發展史 上,巴蜀思想文化以其開闊恢弘的氣度,與中華民族其他地域的思想文化相互 交流 ,相互促進 ,取長補短 ,善於吸取和融合外來思想文化的優長 ,創造出獨 具特色、光輝燦爛的地域性文化。並以其自身的特點 ,深刻影響了其他地區的 思想,為整個中華文明的發祥創建和中國學術思想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 獻 。同時由其獨到的人文特色也給當代通識教育以一定的啟示。 在巴蜀思想文化史上 ,歷代傑出人物輩出,各自為不同時期巴蜀文化的發 展做出了貢獻。其中周代的萇宏是古代巴蜀文化傳統的集中代表人物,他長於 天文學和陰陽術數,對以後巴蜀學術思想的發展 ,產生了重要影響。助商鞅變 法的尸佼逃亡到蜀,著 《尸子》二十篇 ,六萬餘言 。《漢書 ‧藝文志》列為雜 1 家 ,其學術思想 「非先王之法 ,不循孔氏之術」 。他提出 「執一以靜 ,令名 2 自正,令事自定,賞罰隨名 ,民莫不敬」 的主張 ,具有綜合貫通各家學說的 傾向。西漢文翁化蜀 ,提倡教化為先 ,積極學習中原文化 ,教授于巴蜀 ,又崇 儒重法,注重吏治 ,以儒學教導蜀民。其後 ,巴蜀在文化上特異挺立,與齊魯 媲美。西漢嚴君平著 《老子指歸》,以注解 《道德經》、闡釋老子思想為主 ,又 將 《道德經》與 《周易》結合起來 ,是漢代融會 《易》、老的重要代表人物 , 無論對老莊道家思想的發展 ,還是對易學的發展 ,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弟子 揚雄擬《易》而作《太玄》,在融會《易》、老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揚雄儒 、 道兼有的哲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東漢末年 ,張修在蜀傳五斗米 道。張魯進一步完善了五斗米道的教義、教規 ,又加強教化與治理,五斗米道 1 劉向 ,《荀卿子敘錄》。 2 《尸子 ‧分》。 4 巴蜀地域文化之特色及對當代通識教育的啟示 在巴蜀得以形成和發展。其後唐代王玄覽的道教學說、宗密的佛教理論、李白 之師趙蕤的經世哲學等,都對巴蜀思想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宗密的華 嚴宗理論對佛教乃至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影響甚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