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窯與高麗青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汝窯與高麗青瓷 北宋汝窯與高麗青瓷 The Comparison of Ru Ware and Goryeo Celadon 李孟學 Li Meng-Hsueh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 摘 要 高麗青瓷在十二世紀的高度發展,一般認為係受到北宋汝窯的影響之說,向 來是許多研究者的論點。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北宋大觀展時將館藏汝窯與高麗青瓷 一同展出,更意欲突顯兩種瓷器之間密切的影響。然而本文認為北宋汝窯與高麗 青瓷之間的關連性,似乎不若一般所言那樣確鑿。因此,本文擬從探討汝窯與高 麗青瓷時所常提到的文獻記載、器型釉色(外觀) 、燒造技術此三方面進行比較, 透過一般論者拿來當作證據的紀錄當中,試圖重新釐清北宋汝窯與高麗青瓷兩者 之間的關連性與相互影響的可能性。本文認為,這些關連性過於薄弱,若要視作 北宋汝窯影響高麗青瓷的證據,仍顯不足。加之汝窯目前仍有許多課題尚待解 決,因此高麗青瓷受到北宋汝窯的影響,此種說法似不應成立。 【關鍵詞】青瓷、汝窯、高麗青瓷、北宋、中韓交流 379 書畫藝術學刊 第十期 一、前言 高麗青瓷與宋代青瓷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學者相當有興趣的課題。特別是北 宋汝窯器與高麗青瓷兩者在器型、技術、釉色上的相似度,以及文獻記載的佐證, 均成為高麗青瓷受到汝窯器影響重要的立論依據,多為研究者所接受。例如李仲 謀拿高麗青瓷與汝窯器比較,舉出蓮花式碗、圓洗、葵瓣式盞托、圓口平底碟、 紙槌瓶、玉壺春瓶、梅瓶、套盤、出香等器類,以其之間的相似度,斷論高麗青 瓷受到宋汝窯的影響,並言高麗青瓷之所以能到如此高的水準,是因為高麗宮廷 1 對汝窯器的極力追仿而致 。尹龍二亦藉由汝窯和高麗青瓷的器型比較,以及歷 史文獻記載,認為當中暗示了高麗青瓷與汝窯間密切的影響關係,歸納出結論: 2 「十二世紀前半期高麗翡色青瓷,可以判斷出受到中國汝窯青瓷相當的影響。」 鄭良謨則根據宋代文獻認為高麗青瓷十二世紀以後「器型與『支釘燒』等燒窯技 3 術是受到汝窯影響 ,並認為後來在大陸的出土的文物證明高麗青瓷與汝窯之間 4 的密切關係 。成耆仁從釉色及器型推論高麗青瓷仿自汝窯,並且略舉幾種器型 5 作為例證 。由上述學者說法可見,汝窯是影響高麗青瓷的重要宋代窯系,並且 在青瓷發展的過程中有相當關鍵,是青瓷釉色清澈、器型優雅、專供高麗內廷使 用的高度發展時期。 然而,這種說法的成立,基本上均基於我們眼睛所見兩種器型的相似程度所 6 得出的結論,筆者對於此種結論抱持懷疑。汝窯燒造的時間甚短 ,燒造後不久 1 李仲謀,〈青出於藍─十二世紀高麗青瓷與北宋〉,《故宮文物月刊》第286 期(2007 年 1 月), 頁54-65 。 2 尹龍二,〈高麗青瓷與汝窯〉,《開創典範:北宋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2008 ),頁694 。 3 鄭良謨,〈韓國青瓷的發展〉,《天青‧秘色:高麗青瓷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 頁10 。 4 鄭良謨,同上註。 5 成耆仁,〈宋瓷在高麗境內生根和延續〉,《天青‧秘色:高麗青瓷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9 ),頁122-124 。 6 關於汝窯燒造時間的推論,筆者目前所見有四種說法,第一種為陳萬里認為的哲宗元祐元年至 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 ),第二種是葉喆民認為自哲宗元祐元年至徽宗宣和末年(1086-1125 ) ,第三種是李輝炳認為從徽宗政和元年到北宋亡(1111-1127 ),第四種是蔡玫芬認為從徽宗政 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