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研究 2006 年第1期(总第七十五期)
北宋诸儒 《易》学观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575)
摘要 :北宋时期,《易》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解说与评价 《易》成为偷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北宋诸偶
有关心易》学的总体评价很多,内容莎及 《易》道总评、作者辨正、学派论衡、通经致用等各个层面 对汉唐 《易》学的一些基本观
点提出了怀疑与修正 同时也结合时代思潮对C易》做出了新诊释,从中可以透视出北宋 《易》学的内在演变轨迹.
关健词 :北宋 ;儒家汉易》学
中圈分类号:B244 文橄标识码 :A 文.编号:1003一3882(2006)01一0034一05
Thenc于Confuciaulsts,viewsonYiintheNorthern SongDynasty
LIXiangjun
(5亡味”lorPh宜10阳phyandsoc宜ology,Be行ingNormaIUnivetsit丫.氏巧泣呀 10昭75,China)
肠 日扮.ct:IntheNorthernso叱Dynasty(6,0一1279),studiesoftheh exertedexte璐ivei胡uencesinboththe
societyand academiccircle,theninterpretingandcommenti眼thehbecame animportantapproachtothede-
vdopmc ntof(:onfucianism.Thene介仪,nluciaoistsengageddiversestudiesonthe竹,whichrelatetovarious
layersincludinggeneralcommcnts,discriminationo王theauthors,balancebetweendifferentsc卜以,1‘,and state-
c了aft场byyi ThcyraisedsomedoubtsaboutsomeviewsintheHan(206BC~22oAD)andTang(618一907)叭
5,屺iesa耐 服deso眼 rectificati皿5,日ndo了允“d耽winterpretatio朋bythe trendoft肠ughtatthattime as
wellbywhichwecoulde1eariyseetheinternalevolutiontrackofthe叭studiesintheNorthernso昭Dynasty
Keywl洲七:Northernso吃Dynasty;Confucianism;竹 studies
北宋时期,易《》作为传统的五经之一,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解说和评价 《易》,成为
北宋新儒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北宋诸儒有关 《易》学的总体评价很多,内容十分丰富,涉及 《易》道总
评、作者辨正、学派论衡、通经致用等各个层面,对这些内容加以系统考察,有助于梳理清楚北朱 《易》学
的发展脉络 。
一、《易》道总评
北宋时期,出于应对佛、道二教挑战建构 自身形上学的需要,《易》之道受到儒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从传统的五经之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宋新儒学的核心内容。但这种转变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在北宋前期的士大夫眼里,易《》虽然在儒家经典 中以形上学见长,但还远不能与佛教哲学相 比,活
跃于宋太宗朝的文学名臣宋白就说:“若夫括天地,极阴阳,穷吉凶,审消长,莫尚乎 《易》,而伏牺始之,仲
尼述之,是垂美利于天下也。以日系月,彰往考来,正王道,纪人伦,莫尚乎春《秋》,……殊不知垂褒贬之
文,不能等冤亲,齐生灭;究否泰之术,不能畅妙性,括真机。其为人天之津蹊,越生死之渊奥,则大雄氏
收摘 日期 :2005一11一09
作者简介:李祥俊(19“一),男,安徽合肥人,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