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全国第二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金陵青年名医高层论坛
膏方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调治
唐旭东刘果王凤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00091
随着大众饮食结构及生活节奏的改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
性肝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些疾病病情复杂、病势缠绵难愈。或因病邪峻厉,或因
正气不支,或因宿疾而兼新病,内伤又兼外感,导致疾病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有的甚至还有恶变的可能。
而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的中药汤剂也存在服用时间长。口味欠佳,药力难以持久等不足
之处。
膏方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稠厚煎膏剂,多以蜂蜜为赋
形剂,有着药力缓和、药力持久、口味香甜的优点。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
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
处方中药物多选用道地药材,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传统工艺、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成
品。
膏方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在历代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
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
阿胶、鹿兔胶等峻补精血之品,并强调辨证丽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近代名家秦伯未尝谓,“膏方者,
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又说“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
含救偏却病之义”,诠释揭示膏方之本。膏方作用包含“救偏却病”的双重作用。临床上凡因脾胃病致身
体虚损、因虚损而伤及脾胃,可用膏方;丽诸如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等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的疾患,亦可
用膏方调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日受水谷,一旦受病,则积滞内生,继而变证百出,终至有形之精血
大损,人身之真阴难成易亏,必用血肉有情之品以填补之,此时剂型之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灵枢五癃
津液别》篇有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可见欲补其精血者,必用性状相
似之物以治之,取同气相求之义也。如用汤剂只可荡涤肠胃,不能久留胃中,焉得渗入脉络骨空也?而
病非一日所致,欲调理脾胃之病,膏剂需久服方能建功。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病患,多有脾胃内伤之证,
膏剂乃厚腻之品,不易克化,甚则更增脘腹胀闷之症、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在传统膏滋剂的基础上选择
结合相应的治法,灵活运用:
1通补相兼。动静结合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用膏方进补期间,既不能一味呆补,又不宜孟浪攻泄.而常取通补兼施、动
静相合、并行不悖的方法。补品为“静药”,必须配合辛香走窜之“动药”,动静结合,才能补而不滞。
四时之气的升降沉浮对疾病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古代医家据此提出随时为病,当随病制方的治疗
思想。如金元医家李杲在《脾胃论脾胃将理法》中提出:“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
大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之药,冬月有疾加大热药,是不绝生化之源也。”用药与四时相应,以适应温、
热、寒、凉、升、降、沉、浮的规律,不绝生化之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结合各个季节的易发病证,则可以
在不同的时令,根据病情及气候,采用相应的四时用药法,随证应变,亦可以用膏方的形式来治病及防
病。故此类病人的膏方不仅仅局限于冬令时节应用。
一3一
2010年全国第二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金陵青年名医高层论坛
2斡旋脾胃升降,以喜为补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曾谓“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为临床药物治疗及食物调养的重要法则,同样
适合于膏方的制订。口服膏方后,胃中舒服,能消化吸收,方可达到补益的目的,故制定这类膏方时,首
先须考虑病人的原发病,如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益气养阴之法当贯穿始终,而慢性肝病则清热利湿法不
可或缺,然宜佐以运脾健胃之品,古人有取檀香拌炒麦芽,以醒脾开胃;有用桔梗、枳壳,以升降相因;有
配伍陈皮、楂曲以消食化积;尤其是苍术一味,气味辛香,为运脾要药,加入众多滋腻补品中,则能消除补
药黏腻之性,以资脾运之功。对于邪气偏盛,脾胃瘀滞之人,服用膏方进补前,必须服一些开路药,或祛
除外邪,或消除宿滞,或运脾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