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薯蓣茎、叶的显微鉴别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与质量标准 袅2 加样回收试验襄 结果表明:该加样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0.95%,符合要求。 3,讨论 在复方满山红软胶囊中,满山红为君药,应为含置钡l定的指标成分,药典多采用分光光 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此方法虽经典,但在用三氯化铝和醋酸钾显色过程中易产生误 差,由于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不高,操作过程中准确度不高,影响测量结果。文献报道,杜 鹃素为满山红中祛痰止咳的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为6,8一二甲氧基一5,7,4’一三羟基 双氢黄酮,是黄酮类的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峰的分离效果较好,精密 度试验、重现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试验,均表明应用此方法,样品的测定符合试 验要求。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可作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指标。 [参考文献] M,elal_Am [1]Ebina RevRespirDis.1989.140:1527—1537. SL.a1.AmRev [2]0llerenshaw RespirDis.1992,145}922--927.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现代化研究[M].北京医科大学与北协和医科大学联台出版 社.北京:327—348. [4]马娅萍.孙守威,吴承顺.满山红精油的气象色谱一质谱分析[J].植物学报.1983,25(6): 563——567. Is]刘永龙,傅永峰,金培玉.满山红化学成分的研究[J].化学学报,1976,34(3):21l一221. [6]王宝琴主编.中成药质量与标准物质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杜,1994;31--51. [73仲昭庆、齐敬雅.满山红药材及其制剂中杜鹃索的鉴别[J]-中医药学报.1998+18(1):54. [8]高虎占、黄泽宏、余靖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二卷)(M].学苑出版杜.1997:1264. 穿龙薯蓣茎、叶的显微鉴别研究 刘娟1,于春月。,刘莉3 (1.佳未斯太学化学与药学院,佳木斯154007; 2.佳木斯大学2002级生药学硕士研完生,佳木斯154007 3.佳木斯市卫生防疫站,佳未斯154002) [摘要]目的:观察穿龙薯蓣茎、叶的显微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穿 龙薯蓣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刺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穿龙薯蓣 茎、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穿龙著蓣的鉴别手段。 中药鉴定理论与实践·第二卷 [关键词]穿龙薯蓣茎、叶;显微构造;石蜡切片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Mak)为薯蓣科植物,广泛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 等地。根茎人药,俗称穿山龙,在民间用于治疗腰腿疼痛、闪腰岔气等症效果明显“-,是合 成多种甾体激素类和避孕类药物的重要合成材料之一,同时也是生产治疗,6,1R管系统疾病药 物的主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称医药“黄金”。目前国内外对于其化学成分、提 取工艺、及药理活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穿龙薯蓣茎、叶的显微特征研究尚未见系 统报道。 1.实验材料 穿龙薯蓣原植物2004—06—17采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丰山林场,经本校生药学教研 室刘娟教授鉴定。 2.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法(F.A.A固定,番红一固绿染色,切片厚度为9~12p-m)研究穿龙 薯蓣茎、叶的显微特征,在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图。 3.结果 3.1茎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细胞较小,类方形,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壁微 木化增厚。②表皮下方有3~4层纤维束排列成环,形成纤维束鞘。纤维细胞多角形,排列 紧密,细胞壁强烈木化,靠近纤维束鞘的皮层薄壁细胞也相应木化。③维管束成两轮排列分 布于皮层中:外层维管束较小,为有限外韧型,排列于纤维束鞘下方,部分纤维束延伸到维 管束中,本质部呈“u”形排列,导管发达,类多边形,韧皮部部分包于“u”形木质部 中,其余部分位于木质部上方;内层维管束较大,与外层维管束相间排列,为双韧型维管 束,导管极其发达,两侧韧皮部外部均有“u”形排列的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