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IID技术制备Ti%2fDLC和W%2fDLC纳米多层薄膜.pdfVIP

PIIID技术制备Ti%2fDLC和W%2fDLC纳米多层薄膜.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 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 PIIID 技术制备Ti/DLC和 W/DLC 纳米多层薄膜 解志文, 王浪平, 王小峰, 黄磊, 闫久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01 摘要: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D)技术在 2Cr13 钢表面制备了 Ti/DLC 和 W/DLC 纳米多层薄膜,膜层的总厚度约为 1.5µm,其调制周期从 50nm 增加到 400nm 。 对制备的纳米多层膜进行了扫描电镜(SEM )、X 射线衍射(XRD )、显微硬度、摩擦磨损、 划痕测试。SEM 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多层膜具有完整、清晰的调制层结构。XRD 测试结果 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多层膜均为非晶态薄膜。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的显微硬 度均得到提高,和基体相比,Ti/DLC 和 W/DLC 纳米多层薄膜的显微硬度提高幅度分别最 高达 211%和 56% 。划痕试验表明:不同调制周期薄膜的破裂方式明显不同,硬度较低的膜 层具有相对较好的断裂韧性,和基体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Ti/DLC 和 W/DLC 纳米多层薄膜分别在小调制周期时摩擦磨损性能较好,其摩擦系数在磨擦 8000 转后保持稳定,而制备的 DLC 单层薄膜在摩擦 2000 转后摩擦系数就逐渐上升,从综合性能 看:纳米多层薄膜保持了类金刚石(DLC )薄膜低摩擦系数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以 及膜-基结合特性。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膜-基结合力;表面改性;纳米多层薄膜 1. 引言 类金刚石薄膜(DLC)具有高的硬度,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光学透过性和生物兼容性, 已经应用在很多领域,如抗磨损涂层、光学保护膜、计算机磁盘的保护膜等,在工模具表面 改性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中的应用更显突出[1–3]。然而,在对DLC膜的研究和使用过 程中,人们发现目前有2个主要问题:(1)膜-基结合力强度低,内应力大,使其产生皱摺而 发生剥落。(2 )膜与基材的性能差异,如果在一个较软的基材上制备DLC膜,由于基材承载 能力有限,在载荷的作用下,膜-基变形不同步而造成剥落的行为[4–5]。近几年来,为改善 DLC薄膜的膜-基结合力,发展了梯度复合多层膜技术,通过一层或多层的中间层作用于DLC 膜和基体之间以改善它们的适应性,缓解化学键、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差别,改善膜-基结 合力,Ti 以及其碳化物是最广泛的过渡层材料,此外,Cr和W也被应用于中间过渡层,并且 显著的改善膜-基性能的差异,提高了膜-基结合强度[4–7] 。 纳米多层薄膜由于具有超硬、超模效应以及良好的断裂韧性而近年来备受关注,对于 A 、 B 两种材料形成的纳米多层膜,相邻两层的厚度之和称为调制周期,而它们的厚度之比称为 调制比,各调制层的晶体结构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单晶、多晶或非晶,因而将形成极为复杂的 界面结构,层间的界面可以防止柱状晶和粗大晶粒的生长,细化晶粒,提高塑性变形能力, 对位错滑移具有阻碍作用,抑制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提高了膜层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8–11]。 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纳米多层薄膜结构,来提高膜层的承载能力,改善膜-基结合强度。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 # # 本试验采用 2Cr13 钢,其成分见表 1。将试验样品先后用400 、600 、800 、1200 金相砂 纸研磨,用粒度为 2.5µm 的 Cr2O3 抛光至镜面。在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两次,每次 10 分钟,试件取出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然后烘干。 226 2008 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 表 1 2Cr13 钢的化学成分 (wt.%) C Si Mn Cr S P 0.16~0.25 ≤1.00 ≤1.00 12~14 ≤0.030 ≤0.035 本研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