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稻麦科技,2013,31(2) 51
eII优 315在邵武作 中稻种植表现
及高产栽培技术
范可珍
(福建省邵武市大竹镇农技站,福建邵武354015)
摘 要 :eⅡ优31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白选的恢复系FR315和不育系Ⅱ一32eA1配组育成的
杂交稻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物品种审定。2011—2012年在邵武作中稻栽培,表现高产、优质 、抗病、
适应性广 、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在邵武市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eⅡ优 315;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3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9799(2013)02—0051—02
eⅡ优 31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块种植,中抗稻瘟病 。经 2a试种、示范,均未发
所用 自选的恢复系FR315和不育系 Ⅱ一32eA1配组 生叶瘟和穗颈瘟,纹枯病轻度发生,未发现细条病
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08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 和白叶枯病。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闽审稻 2008012)。2011 1.4 米质
年邵武市大竹镇农技站引进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大竹镇 )作中稻种植,经邵武市农业局专家实割 检测结果为 :糙米率80.4%,精米率73.0%,整精
验收,平均产量为 620.7kg/667m 。2012年又与福 米率67.3%,粒长6.2mm,长宽比2_4,恶 白粒率
建农林大学合作 ,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 (大竹镇) 41.0%,恶白度6.1%,透明度 2级,碱消值 5.3级,
种植 “eⅡ优 3l5”中稻 7hm ,经专家实割验收, 胶稠度 86.0mm,直链淀粉含量 20.8%,蛋 白质含
平均产量为652.4kg/667m。经 2a试种、示范,表 量9.3%。米饭适 口性好,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
现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 eⅡ 用籼稻品种标准。
优 315在邵武市大竹镇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
2 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总结如下。
2.1 适时稀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1 特征特性
eⅡ优 315在邵武作 中稻种植,播种时间一
1.1 生育期 般 在 4月 下旬 至 5月上 旬,播 种量 在 12~l5
eⅡ优 315属基本营养生长型中、晚稻品种, kg/667m ,秧 田要求土壤肥沃、向阳、排灌方便的
在邵武作中稻种植,4月2 25日播种 ,5月20__ 田块,采用湿润育秧。播种前秧 田可施复合肥 15
25日插秧 ,8月 10日左右开始齐穗 ,9月 11日成 kg/667m 作基肥。播种时要求做到稀播 、匀播,该
熟收获,全生育期 145d左右。 品种植株较高,为防本 田植株过高而倒伏,当秧
1.2 主要农艺性状 田长至 1叶 1心时,每667m 用 15%多效唑 100g
该品种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适 中,茎秆粗壮, 对水5Okg喷施,促进秧苗矮壮多蘖,保证秧苗移
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 栽前带蘖3~5个 ;当秧苗长至2叶 1心时施尿
平均每丛有效穗 11.3穗,有效穗 16.38万 /667m, 素4kg/667m作断奶肥,移栽前5~7d施尿素5
株高 128.7cm,穗长26.9em,每穗总粒数为 184.9粒, kg/667m作送嫁肥,并进行 1次病虫害防治,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 年绵阳市涪城区双凤坪村血吸虫病监测点结果分析.pdf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公共卫生风险与保障对策的研究.pdf
- 2008 年江苏省小麦质量调查报告.pdf
- 2008 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pdf
- 2008 年宁夏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pdf
- 2008 年宁夏小麦白粉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pdf
- 2008 年秋大棚黄瓜高产高效竞赛总结.pdf
- 2009 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赛事安全保障问题研究.pdf
- 2010 年大豆有望盘整蓄势后的持续上扬.pdf
- 2010 年靖江市水稻新品种(系) 大区示范种植试验.pdf
- ê 市反季节绿化栽植技术研究.pdf
- Eclipse GEF 框架中命令模式的应用研究.pdf
- EDTA 对黄菖蒲和马蔺Cu 吸收积累的影响.pdf
- EGR 策略对理论空燃比SICI 组合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pdf
- ELISA 检测梅毒抗体复检范围设计探讨.pdf
- EM 制剂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pdf
- EMS 诱变越橘的研究①.pdf
- Energy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無線傳感器網絡中低能耗的數據傳輸策略的研究.pdf
- ERP 系统框架分析.pdf
- f [f 年级大学生基本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思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