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抗瘟性判别方法地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桢梅等:水稻品种抗瘟盹判别方法的研究 f,f、rf,』{ ””…九尔稻品种抗瘟性判别方法的研究① 赵桢梅赵美琦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100094) 摘要田问设置re个水稻品种与3个稻瘟病小种生R合试验,发病后凋查多项抗性指标数值, 经相荚丹析、主成分分析,选出了4项水稻抗瘟性判别指标即:相对侵染机半.村I对产孢而积、 相对产孢量及丰H对流行速率推算的相对寄生适合度。通过品种及品种一小种组合聚类分析判 别.认为所选指标发判别方法其代表性干u可操作性均适合水稻抗瘟性鉴定的研究。 关键词、抗瘟性盎定聚类 。k。焉 。’ j· ‘√ 60年代以来,在水稻生产中应用和推广抗病品种取得了防病抑病的显著效果。然而, 所培育的抗病鼎种往往在几年内,甚至1~2年内抗性就迅速“丧失”。历史的教训促使人 们不得不致力于探求更加稳定持久的抗病性类型。一股认为,具有慢病性的品种其抗性较 为持久。据王清锋等(1991)研究发现,具慢瘟抗性的水稻植株,虽然感病,但尚能降低病 原菌侵染机率,限制发病面积与病斑数目,抑制病原菌的扩展与繁殖,减缓病害发生速率, 且是终产量损失不大。然而慢瘟抗性或称水平抗性是介予感病和垂抗的中问类型,很难人 为地进行划分。因此,慢瘟抗病品种的鉴定~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至今仍无定论。本研 究采用聚类判别分析法可型成为相对简便、快捷的鉴定乃‘法之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表1 供试材料及抗性背景情况 品种:D2一爱之旭、c卜丽江新刚黑谷、c4一中 作93、c6-q,花9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提供)、 北一2 I}17一: J一京越(辽宁省丹东市种子公司提供)、L一黎明(辽 宁省铁岭市农科所提供),各供试品种背景资料见 稻一70 誉 表1。 小种:北一1;中2-1;稻72(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 1.2试验及调查方法 试验设在北京西郊马连洼二队的水稻}£i。5月初温室育苗,5月29日分别按方块圃、 I】十1一IL。短行圃重复4次。方块圃面积为3 短行圃插秧,穴行距为20cmXgOcm,曲|龄为4 平方米(2mx1.5m),每组合重复3次。品种问及品种与小种组合问设有隔离带。方块圃, 短行圃的供试品种和小利怫H同。短行圃主要用于测定各抗性组分(如侵染机率等),方块例 则主要用于测定综合病情指数和流行速率。 7月19日晚短行圃采用分小种喷雾法接种,接种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5个孢子/mI, ①瞒家一然耳|学墟垒资助重^项I] 280 ,血物保护21世纪展望 接种量为250ml。同时在不同叶位处平行放置数片涂有凡士林的玻片,以测定叶片单位面 积着孢数。方块圃采用中心簇注射法接种,接种孢子悬浮液浓度为2x105个孢子/ml,每 簇接5株,接种量以生长点出水为JE(约5ml/株)。接种后,短行圃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 方块圃用玻璃罩保湿。保湿时问均:勾12小时。 发病后调查各流行组分,包括侵染机率(IP)、潜育期(£户)、病斑面积(ss),病斑数 行速率(,)等。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寄!生适合度(FF)(调查方法参见赵美琦1997)即: 侵染机率j肚每叶侵染点数/单位叶面积上的着孢数x叶面积 潜育期LP=接种后天数x第i天发病叶片数/总发病叶片数 相对产孢量=产孢面积x单位面积的产孢量 综台病情指数=普遍率x严重度x反应型权重值(IT) Y为反应型所对应的权重值(赵桢梅等1997)。 流行速率r: ,:去(1n丧~-。彳}_)。 。2 oj 。12 ’i, 其中:r为流行速率;t。为最初病情调查日;毛为最终病情调查日;茸为最初宿隋;恐 为最终病情; 寄生遁台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抗性组分法:以最感病品种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