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报刊上的红学文献
济南大学文学院郭浩帆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京都竹枝词》)。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
之作,红楼梦》在其以抄本在社会上流传的时候,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吸引了越
来越多文人研究、评论的兴趣,光绪初年即有了“红学”的称呼(李放《八旗画录》注)。
流风所及,作为其时文学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的报刊杂志自然也对《红楼梦》予以充分的关
注,不断刊载有关红楼梦》的评论和创作。这些文献对于《红楼梦》以及近现代报刊研究
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红楼梦》研究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小说乃至于古代文学的热点。
据陈大康教授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有关红楼梦》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即达8756
篇,占清代通俗小说作家作品研究论文的81%,∞但迄今为止,红学界对于近代报刊中红学
文献的认识和研究还很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清朝末年起,中国开始进入使用近代印刷技术的报刊时代。报纸和杂志在清末民初蓬
勃发展,成为其时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和媒介。据不完全统计,从1815年我国第一份中文
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问世到1919年间,海内外累计出版的中文报刊约有2000种;从
1872年我国第一份文艺期刊《瀛寰琐记》创刊开始到1919年间,至少有388种文艺性报刊
在社会上刊行,而这些报刊特别是文艺性报刊几乎都登载过小说,并且还出现了几十种以刊
载小说为主的专门期刊——小说杂志。从1892年海上奇书》创刊起到1919年间,我国累
计出版的小说杂志约有60余种,其中仅以“小说”命名的即超过40种。事实上,在清末民
初,报刊已经成为小说创作、翻译和评论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
1842年5月,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第十一卷
inTheRed
OrDreams
Mung, Chamber),全文共八页一万多字节。这是一篇关于红楼梦》
的读书随笔性质的介绍、评论,“虽然他对红楼梦》了解不多,甚至荒谬地把宝玉当作‘女
子’称为‘宝玉夫人’(TheLadyPauyu)”,雷但郭实腊是第一个写出有关《红楼梦》文字
的外国人,《中国丛报》也是目前可知第一张登载红学文献的近代报刊。
1874年3月,《瀛寰琐记》第十七卷刊登《红楼梦竹枝词》(署“合肥卢先骆半溪”)和
①陈大康‘研究格局严重失街与高密度重复——兼论学术腐败滋生的著述环境。 ‘文汇读书周报2002
年9月6日.
②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株出版社1988年版.第270页.
147
‘红楼梦竹枝词序》、‘读红楼梦杂记》(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原名江顺怡),这是目前可
见近代中文报刊登载红学文献最早的记录。‘读红楼梦杂记》原有同治八年(1869)杭州刻
本,对红楼梦》宗旨、形象、艺术手法等进行了评论,其中尤为可贵的是,它明确否认红
楼梦》是影射之作:
或谓红楼梦为明珠相国作。宝玉对明珠而言,即容若也。窃案《饮水》一集,
其才十倍宝玉,苟以宝玉代明珠,是以子代父矣。况《饮水词》中,欢语少而愁语多,
与宝玉性情不类。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如金瓶梅》
等书,意在报仇泄愤也。数十年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人乎
哉!所谓宝玉者,即顽石耳。
正如俞平伯先生所说,作者江顺怡在丝毫不知道曹雪芹与‘红楼梦》关系的情况下,一
反举世附会“红学”的潮流,明明白白地说‘红楼梦》“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这
是非常有见地的。∞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动“小说界革命”。为夸大小说的现实功用以
改良群治,他多次说‘红楼》、‘水浒》诲淫诲盗,几乎把中国古典小说一笔骂倒,但‘新
小说》“小说丛话”栏目的其他作者则多与梁启超大唱反调,竭力推崇和高度评价古典小说,
如侠人说:搿吾国之小说,莫奇于红楼梦》,可谓之政治小说,可谓之伦理小说,可谓之
社会小说,可谓之哲学小说、道德小说”。(新小说》第12号,1904年)在这时,对于‘红
楼梦》的评价甚至成为如何实现文学救国的试金石。
1908年,‘小说林》曾设想开辟“‘红楼梦》丛话”,并在第十一期上专门刊出征文广告
‘敬告爱读《红楼梦)诸君》:
我国旧小说以红楼梦为第一。其中深文奥义,命名记时,甚至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