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析.pdfVIP

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析 陶丽萍1 3)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2 摘要:‘‘巴文化’’是三峡地区一种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的传统地域特色文化,如何科学保护并创造 性转换,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是鄂西当下发展经济,提高文化竞争 力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了巴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及其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 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巴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对策 与措施。 关键词:三峡;巴文化;保护利用;模式;对策 “巴文化”是古代巴人数千年来生息繁衍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传承.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即与中原文化有一定联系,又留存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色彩。长江三峡地区得天独 厚的自然环境,保存了大量丰富的、原生态的巴文化资源,诸如宗教、图腾、歌舞、建筑、服饰、 饮食、手工艺、生产方式等。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性和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大 背景下,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巴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满足文化消费多元化的需求,而且是长江三峡 地区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极具产业化的发展价值。 一、长江三峡地区的巴文化资源的内涵 巴文化起源于鄂西清江流域,主要位于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1远古巴人重想象,敬 鬼神,祭鬼祀神的巫术文化活动盛行。随着巫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专事鬼神的宗教职业者——“梯 玛”,巴人的祭祀、驱鬼、请愿、还愿、求雨、婚嫁、求子嗣、解纠纷、治病、占I-、丧葬等活动, 都离不开“梯玛”的参与,呈现出浓重的巫文化色彩。在祭神活动中他们常常载歌载舞以迎神降神,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1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巴文化不断与周边其它民族的文化 融会、交流,逐渐成为一种独具民族特色、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加之特定的大山环境和长期的水居 生活,以及巴人的“白虎”图腾崇拜,形成了巴文化独具的特点:勇猛、强悍、自然、淳朴、率直、 豪放、外露。具体包含以下方面: 1.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是维系和发展民族力量的一种精神纽带,远古巴人是一个以多种动物为崇拜的民族, 以“蛇”、“鱼”、“白虎”崇拜为甚。长江三峡地区盛产“蛇”、“白虎”二物,巴人“巴蛇”、“白虎” 崇拜之风盛行。 96赵万民.“巴”文化与三峡地域聚居形态EYl.华中建筑。1997,15(3):7 97《尚书.商书.伊-Pll} 98杨华.三峡远古时代考古发现[M],重庆出版社,2000年9月,第16l页 98杨华.三峡远古时代考古发现[M],重庆出版社,2000年9月,第16l页 217 巴人以“白虎”为族徽,以“白虎”为图腾信仰。它象征勇猛有力和仁义。这种对白虎的图腾 信仰不仅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反映,还渗透到了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2.宗教文化 巴人尚“巫”,巴地巫风盛行,“俱事鬼神”,崇尚鬼魂。长江三峡地区险峻的地理环境,使得古 代巴人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自足、封闭的环境中,巫风在巴地一直盛行、传递,根深蒂固。 巴人的宗教信仰分为图腾崇拜和对山川、河湖、土地等的崇拜。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盛行,各种 宗教祭祀活动都以“巫”为载体进行,祭祀的各个环节由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 3.居住文化 巴人在创建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同时,在建筑上形成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建筑文化,充分显 示了巴人的创造和智慧。 巴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巴人在山坡上架木而居,称“阁栏头”,俗称“吊脚楼”,学名“干栏”。 在巴人聚居的小平原地区则以“牌楼门面”建筑为主要特征。 长江三峡地区的“吊脚楼”融合了其地理特征,在大江、溪沟边用杆栏式支撑起吊,山中坪坝 用石块、土垒筑起吊,山麓依山就势斜撑起吊。 4.歌舞文化 傍山依水,崇尚巫鬼的巴人,能歌善舞。巴人民歌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从生老病死到喜怒哀乐几乎到了无事不可歌的地步,巴人民歌种类繁多,分仪式歌、劳动歌、情歌、 生活歌、时政歌和儿歌六大类。 巴人唱歌时边唱边跳,舞姿优美、独特,极具审美价值,从类容上大致可分三类:反映生产生 活的舞蹈,如以原始生活民俗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