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分析化学进展·1999
血红蛋白在电聚合亚甲基绿修饰碳纤维
电极上电催化的研究
习玲玲 施清照
(浙江大学期滨梗区药学采 310031)(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化学系 310028)
血红蛋白是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呼吸蛋自,即是肌内中运输氧的蛋白质,这一特殊功能决
定它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所以对其进行分析测定具有重要意义。血红蛋白是由四条多肽链
(a。,a:,口。,)组成,每条多肽链同一个血红素相连接。血红蛋白尽管有电活性中心,但由于其
分子空间结构庞大,电括性中心不容易暴露;而且在电极表面强烈吸附造成电极的钝化.因此
它在一般电板上的电子转移速率很慢,得不到有效的电流响应。近年来寻找一些媒介体来加速
电子传递,间接或直接地观察血红蛋白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01Ye和Baldw{n【”将亚甲蓝吸附
到石墨电板上倒成擎怖电极可用手流动体系测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自,汪尔康等01用电化学
沉积法制备了玻碳基体的甲苯胺蓝修饰电极,获得了对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稳定的电化学
响应。文献n1中报道了在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中,用N一甲基吩嗪甲基硫酸盐作媒介物.以提
高血红蛋白在金网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进行了血红蛋白的光谱电化学研究。本篇寻找
到了一种能够加快血红蛋白在电报
上的电子传递速度的新染料类电子
传递媒介体亚甲基绿,制成碳纤维修
饰电极,该修饰电扳能够大大加快血
红强白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度,使
其具有很好的电流响应,且稳定性
好,有希望进一步用于光谱电化学的
研究和流动体系的分析测定。奉文采
用恒电位下、在碱性介质中电聚台亚 一矗——。———。弋7——————≮,
甲基绿修饰碳纤维微电板,在+O.5 E/V(va.ScE)
~一0.5V(vs.SCE)电位范围内,在
图1血缸叠白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僵化还原
NaAc—HAc缓冲溶液中,亚甲
pH4.4
血红蚤白:(a)O.00mg.ml1(b)0.030mg.mj1(c)O.072mg.ml
基绿聚合物膜表现出相当可逆的两
埋冲溶液:pH4.4NaAc_HAcF扫描速度;60mV.8—1
质子参与的氧化还原行为。该修饰电
极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它能够大大加快血红蛋白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度,使其具有很好的电
流响应,可用于血红蛋白的分析测定。
修饰电极的制备先将碳纤维电极(自制)依次用1:1的HNO。丙酮洗涤,再用重蒸水
反复冲洗干净,置于含1.O×10-5m01.L叫MG的pH8.9NH.Cl—NH。.H。O缓冲溶液中.以之
为工作电极,在+2.5V下恒电位聚合1min,取出,用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置于
. ·Z70·
电分析化学进展·1999
0.Z5moI.L_1
速为60mV.s~。
pH值对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伏安行为的影响按文献“1方法,在扫速v一5mV.s“F
5.6时.藏1,2/却H=一33mV/pH≈一29mV/pH,参与电极过程的质子数为1。
修饰电极对血红聋白的电催化 图la是亚甲基绿修饰电极在pH4.4NaAc—HAC缓冲溶
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可逆性很好;当在缓冲溶液中加入0.03009.mr’的血
红蛋白后,在+0.50~一O.50V之间没有新的氧化还原峰出现,但亚甲基绿的还原峰、氧化峰
发生了负移,如图1b,且伴有还原峰电流值增加,氧化峰电流值下降。血红蛋白的浓度为
O.072mg.ml~,还原峰电流相应继续增加,氧化峰电流则相应减小,见图1c。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将此修饰电极放置6个月后来测定,峰电位、峰电流仅变化1.o“。
参考文献
1.韩吉林、陈洪渊、高鸨,化学学报,1993,51:683 .
2.Ye P.AnalChem,1988,66:263
J、Baldw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系列研究-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报告.pdf
-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标准化挑战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安东帕DMA-35密度计操作规程新版.docx VIP
- 医疗机器人与未来医疗.ppt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说课.pdf VIP
- incam利用教材.pdf VIP
- 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脑机接口技术在用户体验与营销中的潜在应用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保险资金管理中的预期shortfall尾部风险度量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学术写作(浙江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