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支教的意义、问题及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大学生支教的意义、问题及策略.doc

浅析大学生支教的意义、问题及策略 ——以忻州地区为例 摘要 当前,大学生支教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加入到支教行列中来。晋西北地区则是这一活动的受益者。但在支教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支教的社会环境、支教的经费问题、支教者的素质、支教的内容以及支教大学生的生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以往大学生支教及忻州地区顶岗支教中,得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环境的改善、支教的经费供应、支教者的素质提高及支教内容的拓展上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学生;支教;意义;问题;策略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如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募集社会捐助等使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更加重视,并先后开展了教育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住宿制学校项目等,使农村教育大为改观,但尽管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原因,农村地区教育仍很落后,师资缺乏,加之大学生就业难,面对如此现状,国家发起了支教运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支教,使大学生在为农村地区贡献力量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这一号召得到广泛响应,多所高等院校、师范院校都开展了支教活动。 但近年来对于大学生支教运动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相关报道常见于报纸杂志,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存在欠缺,只有少数见诸于某些高等院校的学报上,而且针对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何策略等,与此相关的理论还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支教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因此,在理论上还需深入研究支教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顶岗支教活动为例,在支教者的素质以及支教内容上加以创新,希望找到更好的支教办法,来解决支教中出现的问题。 一、支教前农村地区状况: 忻州是革命老区,晋西北的贫困县更是连成一片,经济基础和教育基础异常薄弱,农村学校音体美和英语教师非常短缺,很多课常年不开,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在农村学校挑大梁的基本上是“老民师,年龄偏大,专业老化。” 忻州地区原平市委书记梁洁介绍说,“目前全市有中小学校333所,在校生81739人,在编教师4617人,其中91%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和山区,75%的学生是农村学生。特别是在教师队伍中,少、老化及素质偏低的现象颇为普遍。据统计,当地50岁以上的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近1/3;40岁以上教师中,40%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转正而来。这些教师多数思想老化、知识陈旧、方法简单,已无法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县是一个山区大县、教育大县,同时又是个经济弱县。全县辖1区、19个乡(镇)、576个乡政村,总人口32万人,在2865平方公里的县城内,到处是高山深沟,土地贫脊。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全县28万农业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处于贫困状态,是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上的贫困也导致了教育的落后,加上受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村办教育政策导向和分级办学体制的影响,截至上世纪末,全县仍保留村村有小学,原30个乡(镇)每乡不少于一所初中的教育格局,因学校布置分散,教育规模庞大,导致有限的财力不能集中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当时,全县604所中、小学,就有一半多是房漏墙塌的危房,大部分农村学校任课教师缺乏,课程无法开全或开足等问题。忻州师范学院针对晋西北农村状况,提出了411工程,即专科生在校期间六学期,用四学期在校学习,一个学期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实习提高,一个学期回校充实提高,之后,忻州师范学院又将支教活动拓展至本科学生,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在时间固定、岗位固定的特色之下,支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支教的意义 (一)缓解师资紧缺状况 支教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的状况,弥补了音体美等科目教师缺乏的空白。从输血到造血,支教活动转变了农村扶贫的方式,虽然在多年努力下,乡村学校的校舍问题得到解决,但农村教师在结构上还存在着偏差失衡的现象,主要科目勉强有教师,而音体美教育则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了的,所以,支教大学生利用所学音、体、美知识、技能为农村的孩子们上课,使孩子们真正学到正式、规范的音体美知识,活跃了身心,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 此外,主要科目的教师也得到有效补充。由于农村资金、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使教师不稳定,存在流失状况,大学生支教也可以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充足、保质的师资力量。 (二)支教大学生受到教育 对支教大学生而言,他们见识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落后的现实,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心中升起自豪感,这对大学生自身而言,本来就是

文档评论(0)

hst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