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011
铂钉纳米拉子修饰玻碳电极上甲酸氧化的SERS研究
黄芫’张兵’杨熊元 ‘丁月敏’周海辉’钟起玲’‘任斌2田中群2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昌 330027;
2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脸室,厦门361005
甲酸、甲醛、甲醇等有机小分子(又称C!分子)是燃料电池的At料.但C,分子在不同电极上吸附、
解离与氧化的反应历程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原位表
面增强拉受光谱技术,研究了铂钉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为深入研究甲酸的
氧化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微观信息.
图1是Pt-Ru/GC(1:1)电极在0.Imol·CHCOOH+0.1moI-L儿S04溶液中随电位变化的原位表
面增强拉里光谱(in-situ SERS).在高波数区(图1(c)) 随着电位从一0.2v向0.ov正移,C-0伸缩
振动谱峰蓝移,强度无明显变化.
在电极电位为十0.1V-+0.3V区间, 12cps 0.3V
谱峰位置红移,峰强度亦逐渐减
0.3V
弱至塞本消失.蓝移可能是受电化
0.1V
学Stark的影响,随后的红移则可
能是吸附在电极表面的CO开始氧 公Zv o.ov
化,在电极表面的覆盖度降低,与
-0.lV
之相关的振动偶合减弱所致.低波
数区(图1(a))位于493cm,的线型 -0.2V
吸附CO的Pt一仲缩振动谱峰频率 刃」v
随电位增加的变化趋势与高波数 M刀 600
(a) 1800200Q一2200,
区基本相同.电极表面吸附的co R0aman120s0h13if0t0/e1m4b(0)-01500
在。.3V氧化完毕,比相同条件下 图1 甲破在Pt-Ru/GC(1:幻电极上的电化学原位SERS
甲酸在粗糙铂电极表面解离吸附 FigI Potential-dependentsurfaceRamanspectraofformicacidat
的CO氧化完毕的电位负移了约 Pt-Ru心q1:I)
200011,表明铂钉纳米粒子修饰 Solution:0.1mo-lL-HCOOH+0.1mohL-H2S0,;Excitationline
玻碳电极比粗糙铂电极对Co的电 632_9nm
催化氧化活性更高.低波数区约
601cm处有一弱峰,文献[2]认为可能来自吸附在钉上的Co的Ru-。伸缩振动.此外,图1(b)中电极电位
奋十0.2v时,分别检测到位于1340,1384ce的甲改解离吸附的活性中间体一COC及其氧化产物C02的对称
伸缩振动IEI.这表明当电极电位+o.1v时,甲酸自发解离产生的强吸附中问体Co开始氧化并空出相应的
活性位,使解离产生的弱吸附中问体(如一Co。一)吸附在电极表面与Co-道共同氧化成C0,
References
1 Zhong,Q.L.Wang,X.c. g,L.;Zhang,X.B.;Xiang,J.;Ren,B.;Tier,Zh.Q.ActsChimi,.Si- ,2003,61(12):1960[钟起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2c7-二甲基-1%2c2%2c4-三唑并%5b1%2c5-a%5d嘧啶-2-硫代乙酰取代苯胺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pdf
- CnPhAzoNaph(1,4)CmN十Br--SDSLB+LB膜结构与取向的光谱研究.pdf
- B沸石催化剂上苯和丙烯烷基化反应研究.pdf
- LB膜电致发光器件地研究.pdf
- 丙烯酸接枝聚乙烯对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改性研究.pdf
- CuCl2/MCM-41上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地研究.pdf
- ZnSe%2fGaAs界面与体二次谐波的时间分辨光谱研究.pdf
- PU-St超浓乳液聚合地研究.pdf
- O〈,2〉、金属电极/YSZ界面电化学研究.pdf
- TMPCI%2fTiCl-%2c4-引发体系引发IBVE活性聚合地研究----电子给予体(ED)的作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