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ANGSANG 史实考辨
简论孔子与弟子相处的艺术
辛 丽
摘 要 “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爱生如子,无私无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成为后世为人师者之楷模;孔子在与弟子四十多年朝夕相处,同生共死的岁月中,师徒互敬互爱,互学互启,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直言相诤,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关键词 孔子 弟子 师生关系 相处艺术
孔子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爱的教育的先河,他爱 路当然很不高兴。其实这也是为了帮助孔子,远离是非之人,保
生如子、至情至性、嫉恶如仇、自我批判。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一 全老师的名声。
个真实可爱的老师,一群幸运执著的弟子,共同谱写了一曲中国 孔子很赏识子路的勇敢果断和信守承诺,“子路无宿诺”
历史上最为感人的师生和谐相处的赞歌。谨选取:直言相诤的子 (《论语·颜渊》)又引导他懂得勇而有义,勇而好学的道理,不久
路,顶礼膜拜的子贡,忠孝两难的冉有等三个案例,让我们一起 便成为善于“政事”的人物。孔子说他可治千乘之国,是有才能的
重新回顾历史,让这些古圣先贤的人性光辉再次普照我们的精 臣属,他待人恭敬谨慎;处事宽大公正;为官清正廉洁。在政治
神上空。 上,子路全力支持孔子入世行道、淑世济民的主张,所以他能不
直言相诤,亦师亦友———孔子与子路 畏险阻,知难而进,见义勇为。
子路是二十四孝之一,“卞之野人”,“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 子路襟怀坦诚而爽朗直言,既能接受批评,也能批评别人。
之食,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子路跟孔子年龄相差不大,师徒关 即使是孔老夫子,只要他认为不对的言行也当面提出批评。孔子
系很特殊,如果说孔子与颜渊的关系就像父子,孔子与子路则更 也乐于弟子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对自己大有帮助,故对子路评
像是兄弟。 价颇高。子路不仅是孔子的诤友,也是有力的保卫者和支持者。
子路侠义尚勇,性格耿直,办事果敢,粗犷豪爽;孔子说他有 孔子归鲁后,子路又仕季氏,推行孔子之道。大抵因得罪了鲁执
勇力才艺而少谋略。当初子路曾“陵暴孔子”,粗野无礼,自“请为 政者季康子,他便辞职赴卫国任孔悝宰臣。不久卫国宫廷政变,
弟子”之后,时时处处出风头,上课也不专心,有时还打扮得就像 他不顾高柴劝阻,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于是奔赴孔悝家救
一个小流氓。但子路自入孔门也解决了孔子的不少烦恼,“自吾 助,搏斗中帽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弟子传》)。他经常跟随孔子,保护 时子路63 岁。子路之死,无疑对孔子是一个极为沉痛的打击。
孔子。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
孔子针对子路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很快子路就转变了,他 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路就是孔子的诤
不断地“闻过则喜”,“闻过则拜”,“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 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真是难得,反观我们今天的师生关
闻”(《论语·公冶长》)。子路进步很快,最终成为孔子最优秀的弟 系,已经很少有学生敢于直陈导师的错误,孔子的伟大也正是在
子和最亲密的朋友,有德有才的贤人。 这里体现出来。今天那些自封的相互吹捧起来的大师,同孔子相
孔子35 岁带子路他们到齐国,寻找出仕的机会,但一直不 比,真是天壤之别。而那些对导师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不敢提出
得志,最后实在是呆不下去了,子路很坚决地说:“夫子可以行 自己的观点与意见的学生们,也应该以子路为榜样,做一个不怕
矣!”(行即出走)。其实孔子当时也并非没有做官的机会。期间 权威敢于挑战的“初生牛犊”。惟其如此,师生关系才会健康和谐。
就有两次机会被子路给挡掉了,一次是:“公山弗扰以费畔,召,
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 以德服人,顶礼膜拜———孔子与子贡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