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CEP在CE型染料羊毛低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pdf
2015年第 1期 GEoTHERⅣ LENERGY
中国地热能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黄少鹋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地热与环境变化研究实验室,西安:710049)
摘 要:作为低碳新能源家族的一员,地热能源开发已经被提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防治
雾霾的议事 日程。本文回顾了地热资源开发历史 ,分析了我国地热能源开发落后的原因,
认为要切实改变当前的落后局面,不仅需要产业界克服工程技术方面的障碍,而且需要地
热学界重新评估我国包括水热系统和干热岩在内的地热资源分布格局,更需要政府主管部
门调整 目前偏重西部边远地区而轻视能源需求旺盛的东部地区的地热能源开发指导方针。
关键词 :水热系统 ;干热岩 ;资源重新评估 ;地热开发;指导方针
0 引言
地球内部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热 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地热学界和产业界正面临
能,可供开采利用的地热资源大多趋于在板块构 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造边界及其它构造活动区富集。中国大陆西部直
接经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东部则受控 1 世界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历史和现状
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由于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国家
独特的构造背景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广 、类型 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温泉洗浴的记载。
多,最近地质调查部门和科学家的分析报告清楚 但直到 目前我国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大
地表明,地热可采资源量巨大,是全国年社会总 多采用祖辈世代相传的洗浴、保健、养殖 、采
能耗的数千倍。国家能源局 2012年发布 《可再 暖、制冷等直接利用方式,而利用地热发电的占
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 比很小。地热直接利用虽然简便 ,但资源利用率
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要争取达到 100MW 的目标; 低,平均不到 30%。而现代化的地热发电利用率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扶植包括地热在 可达 90%以上。
内的新能源产业以重拳治理雾霾。 1904年意大利人首次利用地热蒸汽发电机点
在国际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 燃了 4盏电灯泡,并于 191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
会 (IPCC)和国际能源署 (IEA)预测,到 2050 一 个商业性的地热能发电站,揭开了人类利用地
年全世界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将 占总电力装机容量 热发电的篇章。随后,新西兰、墨西哥、美国、
的 3.0%~3.5%。中国是世界上第 8个利用地热 日本、俄罗斯 (前苏联)、冰岛、中国等国相继
发电的国家,首个地热发电站于 1970年投产, 利用地热发电。1960年美国在距离旧金山以北
但是 目前运行 的地热发 电装机总容量不足 117km 的盖瑟斯火山区建成第一个地热发电站,
25MW ,在世界地热发电装机容量排名中,中国 这一地区现在已经建成 350多眼地热井 22个地
已经退居至第 l8位。地热能源开发的这一落后 热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1517MW 。
现状既与我国巨大的地热资源储量不相符 ,也与 中国第一个地热发电站于 1970年在广东丰
发展低碳新能源的国家战略不相称。随着应对全 顺动工,当年年底建成投产,装机容量 300kW。
球气候变化和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防治雾霾的迫 稍后又在江西宜春、河北怀来、山东招远、广西
切需要 ,地热能源作为一种本土稳定低碳能源必 象州、湖南宁乡和辽宁盖州等地相
文档评论(0)